文 朱惠兴(长风四村)
电视剧《繁花》里面“宝总”的一碗泡饭,勾起我对农家生活“吃泡饭”的回忆。
打从我童年起,我就在上海西郊的农家生活。泡饭几乎每天都吃。农家灶头的大铁锅,每天中午烧一大锅饭供全家老小吃,锅里多余的饭,便用作晚上泡饭。泡饭真香,是因为饭底有大锅巴(本地人叫饭滋),是因为用井水烧(缸里沉淀过),是因为灶头的柴火,是因为那口大铁锅。后来用的铝锅(钢精锅),用的煤气(天然气),用的自来水(氯气过滤过),是烧不出香喷喷的泡饭(米饭)的。哪怕现在用电饭锅,哪怕用纯净水,泡饭(米饭)没有当年的味道。
吃泡饭的菜,以自家腌制的咸菜、酱瓜、咸鸭蛋为主,也购买榨菜、大头菜、萝卜干、什锦酱菜。榨菜买整只球茎的,回家切成薄块。萝卜干切成丁,与毛豆子一起炒,吃泡饭很爽口。乳腐也吃,可零购,不像现在瓶装。吃油氽花生米、油氽豆瓣。还有油条,难得买一根,剪断放在碗里,酱油蘸蘸吃,这已经是很奢侈的了。腌制的鳗鲞,像宁波人一样,一块鳗鲞可吃好几天。本地人省吃俭用叫“做人家”,互相调侃说“白吃白壮,开爿店当”。这里的“白吃”指吃泡饭(米饭)不用菜。
吃泡饭(米饭)不用菜的有啊,那是当年刚上市的新稻米。有时候到松江乡下外婆辈分的亲戚家,新稻米又糯又香,吃饭可以不用菜,一连好几碗。自然,泡饭也可以不用菜。松江乡下是产粮区。长风本地是蔬菜产区,要保障城市居民的“菜篮子”,所以本地人不种稻米。
有时候饭烧得多了,除了晚上泡饭,把多余的饭盛在饭篓子里,挂在梁木檐口通风处,大热天一个晚上,饭会馊。农家节约粮食,用开水焯一下,大铁锅里烧开照样吃。有时候饭粒霉变才不吃,拌以糠皮菜叶煮一下,喂给家养的鸡吃。
菜泡饭也吃。农家吃的蔬菜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经常烧菜饭吃,有青菜菜饭、卷心菜菜饭、茄子菜饭、豇豆菜饭、土豆菜饭等,还有“猪醉草”(学名马齿苋)菜饭。农村“猪醉草”多,特别是在雨后。生产队猪棚收购,2分一斤。“猪醉草”猪爱吃。我挑过“猪醉草”,卖给猪棚,也自家吃,洗净煮后晒干,像梅干菜一样香。上述菜饭开水泡后成菜泡饭,很好吃。
上述农家泡饭是为了填饱肚皮,没有诗情画意,不像“宝总泡饭”那么考究。当然,“宝总”没有发迹前的阿宝时代,其泡饭是为了生存。所以“宝总”在黄河路应酬后回到进贤路玲子的“夜东京”来一碗泡饭,说“黄河路十只澳龙,也换不来这里一碗泡饭”,也算是“不忘本”吧,这或许是导演的用心良苦。
尽管,现在的泡饭花色品种很多,有的很奢侈,但我怀念农家时代的泡饭。农家的泡饭里,有着我逝去的岁月,有着我难以磨灭的乡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