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泛舟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我们在太行山上

文 邓安华(世纪同乐)

初识太行山,源自初中的地理课本。向往太行山,源自那支著名的抗战歌曲:“我们在太行山上,我们在太行山上。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

去年深秋,我终于跟团来到了晋南豫西,游览了南太行的王莽岭、桃花谷、通天峡、黄涯洞四大景区,了却了平生一大心愿。目睹了南太行的奇观,团友们不禁齐声惊叹大自然的造化神功,居然铸就了这么雄奇的山山水水!

南太行到处是山,那是一个山的展示,山的组合,山的世界。在那里,我们阅尽了山的连绵逶迤,山的雄伟壮丽,山的险峻陡峭,山的多姿多彩。这对长期生活在平原大城市的我们,无疑是一种极大的享受。

南太行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到处都可看到水的踪影,随处都可听到淙淙水声。山间的碧潭水库,那是宁静的水。山路边清澈的小溪,那是欢笑的水。山谷里湍急的河流,那是奔腾的水。从高处飞流直下的瀑布,那是咆哮的水。有一支歌这么唱道:“山不转水转,水不转山转”,那正是南太行山水的真实写照。山水相连,山水交融,绘出了一幅幅绝妙的山水画卷。

如果说以上是南太行的共性,四个景区又各有自己的特色。位于陵川的王莽岭因王莽曾在此追击刘秀的军队得名,至今仍存留古战场的遗址。王莽岭的云海、奇峰、松涛、红岩峡和立体瀑布是南太行最有名的自然景观,素有“清凉圣境”和“太行至尊”的美誉。我们乘景区车直上云顶,四周全是连绵不绝、多姿多彩的山峰,随处一拍就是一幅美照。有个团友吟出“群岭逶迤腾细浪,太行磅礴走泥丸”的诗句,大家齐声喝彩。

云顶峭璧下的山谷里有一个名叫锡崖沟的村庄,在上世纪末修建了一条长达7.5公里的挂壁公路,被联合国誉为世界奇观。我们沿这条公路下到谷底,再回首仰望这条在绝壁上开凿的之字形公路,无不为太行农民的精神折服。

桃花谷位于豫北林州,因谷中遍植桃树得名,被誉为“洞天福地”和“人间仙境”“洞口桃花开雪里,岩头瀑布挂云间”就是它的真实写照。我们循盘山栈道向上攀登,如同置身于一条美不胜收的十里画廊,惹得团友们欢呼不已:或悬崖断壁,或群峰插云,或碧水深潭,或瀑布溅花,或台壁交错,或石桥横卧……令人目不暇接。

导游小胡告诉我们,每逢阳春三月,桃花衬映山谷,落花随流水而下,那才是桃花谷最美的季节!通天峡位于平顺县东90公里处,主峡长达26公里,其特色是灵秀而又壮美。灵在于水:全峡到处溪水潺潺,遍布清潭瀑布,随处可见高峡平湖,有“北方九寨沟”之称。壮在于山:那里的山集雄奇险峻于一体,有“三山五岳汇太行,通天峡归来不看山”之誉。通天峡将北方大山的雄浑与江南水乡的阴柔融为一体,是一个恢宏的地质博物馆。

黄涯洞位于山西黎城,景区由两部分组成:山下是自然景观,山上是红色景区。乍一进入景区大门,我们的感觉不是兴奋,也不是惊奇,而是震憾:奇峰突起,怪石嶙峋,群山迭障,瀑布飞泄,拔地而起的峭壁直冲云霄,连绵数十公里。瀑布下的深潭水色清澈,群山在水中的倒影令人啧啧称奇。此情此景,既富传奇色彩,又显得格外神秘。上山的唯一通道叫瓮圪廓,那里双峰合围,峭壁千丈,为一S形天然长廊。走到这里朝后一望,还真有点怕;往上一看,又有“离天三尺三”的感觉。

我们在高山峡谷穿行,为四周的美景陶醉。我们在高峡平湖乘艇畅游,歌声响彻云天。我们在金龟湖、弥猴寨、虹梯关、大师塔、玉峡关打卡,留下了无数美照。我们在飞瀑幽潭畔休憇,心情无比愉悦。面对时空无限、变幻无穷、绚丽多彩、无私奉献的大自然,我们感到心灵的震憾和无言的敬畏,痛感自已的渺小、浅薄和无知,觉悟到许多过去难以觉悟到的道理,从而实现了道德的升华和心灵的净化。这大约就是旅游可以陶治情操的原因吧?

壮丽的南太行,我还会再来!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