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全景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自商自筹换电梯 公寓自治显成效

协调座谈会现场

“我们两部电梯都已经换好了,再也不用担心电梯出故障要爬楼梯了,现在上下楼心里终于踏实了!”近日,家住曹家渡街道慈爱鑫和公寓的居民孙先生高兴地说道。

原来,慈爱鑫和公寓是建成二十余年的老公寓楼,随着时间的推移,楼内电梯故障频发,居民们饱受老旧电梯安全隐患之苦。如今,通过党建引领聚力,居民自商自筹,破解老楼电梯更新难题,两部旧电梯完成换新,居民上下楼更加安全放心。

居民自治成立“换梯小组”

慈爱鑫和公寓建成于2000年,是曹家渡街道三和花园居民区内建成时间较早的商品房之一。楼内住着138户共390多位居民,他们的日常生活完全依靠楼内两部电梯上下运行维系。

居民孙先生介绍说,电梯运行20多年,设备老化“浑身是病”,部分按键脱落、地板磨损严重、排风扇摇摇欲坠。

去年2月,电梯首次出现了“滑梯”现象,楼里居民老龄化程度很高,严重影响了居民出行和生活质量。此后一段时间,陆陆续续有居民在居民群中提出了更换电梯的想法。去年5月,电梯再次出现“滑梯”,越来越多的居民都意识到更换电梯势在必行。

任瑛是三和花园居委会的不坐班委员,她首先表示,愿意牵头完成此次电梯更换工作。很快,党员志愿者们纷纷站了出来。在三和花园居民区党总支的支持下,成立了“换梯工作小组”。他们有的是国企退休人员;有的曾就职于这栋楼的开发商;有的还曾担任过上海地铁2号线电梯设计的工程师,在“老法师”们的加持下,更换电梯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十余次走访座谈为居民答疑

“为什么是更换电梯,而不是修理电梯……”摆在换梯工作小组面前的,首先是回答居民的这个疑问。

专业问题需要专业人士解答。居民区邀请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小区电梯的安全性进行了全面检测,根据检测报告的意见:小区电梯无法维修,需要进行更换。换梯工作小组很快与电梯公司商谈了电梯更换方案。

最大的难题还是在费用问题上。由于维修基金濒临红线,为了不触发大额续筹,需要自筹资金更换电梯。居民区组织了多场换梯协调会,并邀请街道城运中心的专家和社区律师为居民答疑解惑。

换梯工作小组积极听取物业、居民等多方意见,并结合居民的投票结果,最终敲定了慈爱鑫和公寓电梯改造方案:保留原本导轨等特种设备,其余设备全部换新。与此同时,全面公开改造进度情况,让居民对项目进度“心里有数”,同时也让大家尽可能地参与进来,了解关键的时间节点,发挥大家的力量来攻坚。

整个过程中,社区党组织积极发挥牵头号召作用,面对面与居民沟通、共同协商攻克难点,通过十余次走访、座谈、协调会,征集意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居民自治和社会参与作用,推动电梯更换工作提速增效。

为民服务一键“梯”升获得感

电梯更换工作稳步推进,也有打通“最后一米”的问题需要解决。由于个别房屋为出租或空置,有的房主在外地甚至远在国外,如何与房主取得联系,并劝说他们配合电梯更换工作,是一大挑战。

“办法总比困难多。”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艳告诉记者,换梯工作小组和社区工作者们,面对这些难点问题,只能挨家挨户打电话联系,耐心解释。对于居住在国外无法转账的居民,有的让亲戚来代为付款、有的让居住在上海的朋友代为转账;对于年老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业主,工作人员先上门收集现金再前往银行转账。就这样,更换电梯难题一一破解。

“焕新”之后,居民再次感受到了乘坐电梯的轻松,二十四楼一键直达,电梯运行平稳,居民们的幸福感也一键“梯”升。

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三和花园居民区党总支通过“党建引领+居民自治”模式,助力解决了电梯更换工作难题。既发挥好党建引领作用,又搭建好议事协商平台,让惠民项目尽快落地。

(上海静安)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