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我为群众办实事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曹杨新增一处“小而美”的“幸福餐吧”

“这黑椒牛柳饭的味道太香了,给我也来一份!”“要不是我胃口小,真想七种菜每份都尝一遍!”……近日,“人民城市客厅·幸福餐吧”正式开始运营,近50位居民“拉帮结派”地前来“轧闹猛”。

这是一座“小而美”的幸福餐吧。松石绿撞色搭配原木金,两座精致的摩天轮摆件放在吧台两周,一旁还有曹杨一村定制饼干可免费食用。主推的餐品有果茶、咖啡、简餐等,价目表上也贴心地附上了“人气推荐”“热饮”“冷饮”等标识,方便居民选购。

其中最受居民青睐的,就是包含黑椒牛柳饭、酱爆鸡丁饭、啤酒鸭饭等7种套餐在内的简餐。每份简餐除主菜品外,还配有豆制品、新鲜蔬菜和豆腐羹,营养均衡、健康美味。

一位阿姨尝鲜后,迫不及待地分享她的用餐感受:“油少、味道偏甜,这就是阿拉上海人最爱吃的味道,老嗲额!”

幸福餐吧采用了进博会上的“无油烟厨房”理念,引进了“秘密烹饪武器”——万能蒸烤箱。

每一道菜都是“蒸”出来的,能够最大程度保留菜品养分,以实现环保节能、健康少油、高效高品质的助餐理念。

为什么要打造这样一座“麻雀”餐吧呢?这是曹杨新村街道根据居民反馈的意见建议,对曹杨人民城市客厅进行空间再利用、功能再升级、服务再加码,所打造出的微型“能量补给站”。

原来,在曹杨“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加持下,周边小区距离武宁片区、桐柏片区并不远,客厅二楼也免费提供饮用水。

但为了进一步缩短居民前往用餐点的步行时间,推动“打通社区服务最后一公里”向“打通社区服务最后一百米”转化,街道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行动,根据空间大小、地理位置等实际情况,在“螺蛳壳里做道场”,打造出这样一个“小而美”的微型餐吧,让居民累了能歇脚看书、渴了能喝杯热茶、饿了能吃顿简餐,进一步提升客厅的服务能级。

幸福餐吧还把“幸福”落到了每一处细节中。如咖啡杯统一采用松石绿色调,坐在闲适的沙发上举杯小酌,透明玻璃门内外都是一道亮丽风景;餐具以便当盒为主,热食不烫手、冷食不冻手,若不慎碰撞,不仅不容易损坏,杂音分贝也弱于传统瓷制餐具,还便于打包外带;因社区内老人与儿童居多,靠近餐吧的桌椅也从原本的咖吧款式更换为高度更合适的就餐桌,并配备儿童座椅,以满足全龄段需求等。

艺术融入、适老改造、儿童友好……没想到一个小小的餐吧,就融合了这么多便民利民惠民的建设理念。

“这个客厅刚开放,我就来看过,当时就觉得灵得很,楼下可以坐着聊天,楼上不仅有村史馆,还有许多小房间会办不同的活动,我特别喜欢来。”刚刚在餐吧食用完简餐的居民金阿姨止不住地兴奋,“现在又有了吃饭喝饮料的地方,真是越来越嗲了!”

用有温度的空间、有情怀的场景、有记忆的体验、有创意的服务,将“人民城市”重要理念融入社区建设的方方面面,让工作、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不经意间就能偶遇“小确幸”、产生“幸福感”,这就是曹杨社区的“幸福密码”。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