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版面概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最温柔的呵护与最坚固的守护

同心“抗疫”、共担风雨 向一线工作者致敬

妇女节当天医护人员分装采样物资

近期,本土病例多点散发,连续多日出现新增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无数医护人员、街道和社区工作者奋战在抗疫一线。他们有的在街头巷尾忙前忙后,有的在隔离点里坚持守护,还有的在幕后默默地付出……

适逢3月8日国际妇女节,大宁社区的女性工作者们依然坚守岗位。她们平时是女儿、妻子、母亲,在这样特殊的时刻,她们义无反顾地穿上了红马甲、白大褂、防护服,在这场“抗疫”中贡献出属于自己的能量。

一直以来,温柔、细致是女性的代名词,但她们其实也是勇敢的、无畏的,为守护社区平安毅然撑起了“半边天”。向她们致敬!也向每一位基层工作者致敬!他们都是大宁社区“最可爱的人”!

“抗疫”中的“她”力量

3月8日凌晨1点,大宁社区多点位封控区的核酸采样依旧进行中,昏黄路灯下的她们戴着护目镜,正一丝不苟地为居民做着核酸检测。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了几天。原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妇女节这天,为女职工们精心策划了一场手工制作的庆祝活动。现在,“珍珠”换成了咽拭子、标本袋等防疫物资。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带领专科人员在工作间隙纷纷加入这场特殊的手工活动,用见缝插针的功夫把采样物资分装成份,期待各点位采样效率高一点再高一点,结束任务早回家。

近期本土疫情波动,晚上“加单”成了寻常事件,白衣执甲,逆光而行,大宁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体医护人员全力以赴,他们在接到通知、穿上防护服的那一刻,就做好了不眠不休、又一个通宵奋战的准备。

在紧急采样任务发布后,全科王医生立即在群里回复了“参加”。当时的她,正在家中陪自己的女儿睡觉。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把孩子独自留在家里睡觉了,“大家都会有各种困难,疫情当前,我不能总是缺席紧急任务。”王医生说,“孩子也非常懂事,经过我的耐心解释,落实各种需求后,不会哭闹着坚持要我留在家里。”

“我们还能坚持一下”

上午8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准时打开了大门,按下了门诊医疗工作启动键。在通宵的紧急核酸采样任务结束后,部分人员先行撤出现场,简短休整后,又继续投入日常门诊医疗服务,另一部分人员值守采样现场,不让任何一个应检人员空跑一趟,他们说:“每个人都很累,但我们还可以再坚持一下。”

“大白”们的付出被看在眼里,“一夜无眠换来低头含笑说一声‘谢谢医生’,让我们温暖许久。”还有小朋友为医护人员送上了自己画的卡片,“阿姨你看到这张卡片就会想起我哦!”稚嫩而天真的童声也让坚守岗位的医护工作者一扫连日来“白+黑”的疲惫,期待着完成工作后再次见到孩子们熟悉的笑脸。

自3月2日上海大学施行7+7封控管理以来,为全力配合、协助上大做好封控,街道专门成立了上大封控管理工作组,24小时不间断,联络相关工作信息、协调相关事宜,负责上大进出口人员管控,物资保障和协调,并做好未召回人员的居家隔离管控工作。此外由于这次封控点位较为分散,街道特安排专人运输物资,保障隔离人员的用餐和生活需求。

“连续的通宵熬夜,不少同事身体都有些不适了,大家都随身带着药,但没有一个人说要退出,大家都相互鼓励、相互照顾着。”上大封控管理工作组负责人感激地说道。

各居民区书记、主任、社工、志愿者以及街道工作人员组成疫情防控突击队,每个人都把突击队的微信群聊设为置顶,24 小时随时待命,生怕漏看一条信息。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一有情况发生,群里都是一连串秒回的“收到”,他们立即行动起来,挨家挨户通知居民、联系密接人员进行转运隔离、做好物资准备和场地布置,等待医务人员前来进行核酸检测。

织密疫情“防控网”、筑牢疫情“防护墙”,无数基层防疫人彻夜奔跑、不眠不休为跑赢病毒争取更多时间。扎紧疫情网底,仍需人人参与,人人出力,才不会辜负这些奔跑和期待!(综合自活力大宁、健康大宁苑)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