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曹荣新(伊犁居民区)
我退休至今已有13年。2019年9月我荣获上海市卫生系统“老有所为先进典型人物”,当我从市领导手中接过奖杯,心中暖流涌动,感慨万千。大家都询问我退休以后的生活及养生法宝,我总结概括就是:乐读乐学乐为夕阳红。
老年人退休以后有充足的闲暇时光,一定要退而不闲。做到每天有事做,处处有作为。无论看书读报学习,还是旅游娱乐体锻,甚至家务带娃公益,尽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发挥自己的爱好和特长,使生活充实,让身心健康。退休以后我坚持多喜“六乐”:以苦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自娱自乐、助人为乐、友好同乐。离开单位,回归社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无忧无虑,无怨无恨,常怀感恩,乐观心态。
今年开春期间,市老龄办等14个部门联合发布《上海市“乐龄乐读、乐学乐为”老年阅读行动方案》,提出丰富老年读物供给、优化老年阅读环境、加强数字阅读资源建设等多项措施,更好地保障老年人基本阅读权益,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探索“阅读+养生”“阅读+交友”“阅读+旅游”“阅读+观影”等新模式,培育和引导老年人“乐龄乐读”。非常及时,非常给力,我深有体会,也从中获益匪浅。
乐读。书中自有黄金屋,报纸信息最权威。白纸黑字,可以反复研读。家里至今订阅及相关单位组织赠阅有十几种书报杂志,遨游书海,其乐无穷。近期我又精读了区老干部局赠阅的《上海红色遗迹里的故事——从石库门再出发》、虹桥街道党工委赠阅的《Deep SeeK零基础掌握·A I时代生存手册》和原解放日报首席记者乐缨著的《我的记者梦》、著名导游李旭著的《旅游山水随想》等书,与时俱进,紧跟时代,不至于落伍或淘汰。
从2020年开始,我受邀连续四年辅导虹桥宾馆职工“振兴中华”读书征文,一年精读一本书,写出体会和感悟。在辅导他人读书的同时,我首先要精读细读才是。第一年阅读的是张维为的《这就是中国》;第二年恰好是党建百年,阅读的是叶永烈的《红色的启点》;第三年阅读的是俞敏洪《在岁月中远行》;第四年阅读的是赵伟《给你一个团队,你怎么管?》。通过读书征文,全面提高职工团队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工作及服务质量,提升宾馆品牌信誉和爱党、爱国、爱企业、爱小家的情怀。参加的员工也逐年增多,精气神收效明显,我也收获满满。
乐学。活到老学到老,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丰富生活,强健身体。退休后在社区学校学吹葫芦丝;在区老龄艺术团学合唱朗诵;在新虹桥中心花园向民间达人学打羽毛球和抖空竹;在虹桥香事馆向专家学习非遗文人香事;在家向妻子学习买菜烹饪、向儿孙学汉语拼音和手机上的多种功能……不学不知道,一学舍不下。行行有高人,业业真奇妙。
我还非常珍惜SMG总编室提供的学习机会,积极参加广播节目飞行抽查,每天监看《东方新闻》节目,代表第一财经频道编辑室每年下半年参与在世博中心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临港滴水湖的“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和在四叶草的“中国上海进口博览会”,参加审听审看各种报告会、演讲会、圆桌论坛等,在视听的同时,汲取各种先进信息和科技养料,使自己老来心明、眼亮、脑活、耳灵、嘴爽、手勤、脚稳、体健。
乐为。写作是我习惯和爱好,上海的三报两台及《每周广播电视报》《上海大众卫生报》《长宁时报》等,都有我的文章发表。退休后我也不断给报刊杂志写稿。我还是《上海老年报》健康·养生版的特约作者,经常有小文见报。当然,每月一期《虹桥社区晨报》的“彩虹桥”我也小文不断。
退休以后,我乐做各种力所能及的志愿者工作:在街道关工委担任调研组长。十多年来,积极撰写调研报告并多次获奖,在寒暑假为青少年上主题教育课,传承红色基因,老少结对开展各项校外公益活动,受聘安顺路小学校外辅导员。去年和今年我还参加了区老干部局关工委主编的青少年主题教育宣讲读本的编写工作。前些年,我还参加了长宁区老龄合唱团,经常到敬老院去义务演出。志愿参加新虹桥中心花园内的非遗人文香事馆的讲解服务,广受参观者的好评。只要有空闲,每周六上午和儿子孙子一起参加爱建居委和慈济基金会的公益慈善垃圾分类生态环保等活动。我新春佳节还在小区里为居民和环卫工、快递员等需要者书写对联和福字。总之,只要力所能及,我都会尽力而为。因为在服务帮助了他人的同时,也充实了我的退休生活和实现了我的人生价值。
世界风云多变幻,我庆幸祖国国泰民安,我感恩物资充裕的大好时代。每月有养老金,每年有健康体检。我们老年人一定要无病不疑病,有病积极就医,无论生命长与短,快乐健康每一天,乐读乐学乐为夕阳红。愿与广大读者诸老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