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马霞聪(伊犁居民区)
在虹桥街道图书馆,一位老爷爷读者步履蹒跚地来到这里,把拐杖轻轻倚墙放好,戴上老花镜,熟练地从书架上拿了本刊物,眼睛几乎碰到书页,看得津津有味。
好一会儿,他又换了一本期刊,又聚精会神地开读了。时而笑逐颜开、时而自言自语、时而掩巻叹息、时而会心一笑,仿佛又回到了那蹦蹦跳跳的孩提时代,无忧无虑的青涩岁月,仿佛又回到了课堂里埋头读书的易逝光阴,奋笔疾书的考试瞬间。
有个小朋友好奇地瞄了一眼,惊诧地发现,老爷爷看的是童书,不禁十分好奇,“爷爷,你怎么喜欢看小朋友看的书呀?”老人爽朗地笑了,“这里的小朋友期刊,我都爱读,比方讲文学的《儿童文学》《少年文艺》,妙趣丛生的《儿童时代》《哈哈画报》,风趣幽默的《故事大王》《童趣》,爱动脑筋的《小福尔摩斯》,喜欢读小朋友的书,说明我这老爷爷,老心还不老吧”,老爷爷和睦地说。
那位小学生似懂非懂的,只觉得这位老爷爷既有点怪,又很有趣。大约小男孩的询问引发了读者们的好奇,这可没有干扰老人家的阅读兴趣,他依旧沉浸在阅读的愉悦中。
不久后的一次书友会上,又一次看到老爷爷的侃侃而谈,说的就是读童书的体会;童书,让他回味梦萤的记忆,重拾珍贵的天真,记住无邪的童趣,恢复精神的活力,说了好多好多。看他童心未泯的样子,真在好可爱。
确实,大多的童书图文并茂,色彩艳丽,字体又比较大,内容精练,有种特殊的亲和感。也许,面向老年人群的纸媒体,也会有所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