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彩虹下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莳弄盆栽小记

文 陈日旭

我生性喜莳花弄草,却不爱那些花朵妖艳盛开的。常言道:“花无百日红。”尤其是桃花,正应了那句“三月桃花满树红,风吹雨打一场空”。因此,逛花卉市场时,我总将目光投向造型古朴隽永、耐人寻味的中小型松柏类盆栽。

钟情松柏小盆栽有二因:一是住房条件所限,住楼房无庭院,盆栽只能置于窗台外的花架,面积有限;二是松柏木本植株不惧风霜雨雪,生命力顽强,经久耐养且易管理。当然,逛花市“淘货”时,若遇见玲珑可人的其他微型盆栽,如铁树、石榴、白蜡等,只要合我心意,也会一并收入囊中。

数十年来,我花架上已有近二十盆大小盆景,领军者是一盆种了三十年的米叶罗汉松(又名雀舌罗汉松)。清楚记得,这是我从曹家渡迁居北新泾几年后,楼下邻居老吴从凤阳路花鸟市场带回两盆,分我一盆,至今种养。初种时,它主干仅比筷子略粗,但造型尚可,是块可造之材,我便栽进拳头大的方盆里。如今,主干已有两指粗,弯曲自然,姿态遒劲,分枝年年萌发新芽,叶面翠绿,亭亭如盖。

属松类的还有两盆千寿丸。据说此种原产日本,其针叶比罗汉松更翠绿,且萌发力强。大的一盆淘来时形态粗糙,蓬头垢面,不甚讨喜。但细看之下,下端露根虬曲苍劲,上端枝壮叶茂,生命力旺盛,价格也不贵,便决定拿下。摊主叮嘱,秋冬时可剪去两处突兀枝条,利于造型。一晃七八年过去,它已长大不少。为优化造型并确保健康,去冬我特意将两盆送到岚灵花鸟市场,请一位相识十余年、擅盆景造型的朋友加工。他删冗枝、用铝丝蟠扎、翻土换盆,一番修整后,植枝层次分明,更具观赏价值。

另有两盆多头白鳞铁树,其中一盆主茎直立,高约20厘米,直径比乒乓球略粗。铁树外表覆鱼鳞状纹理,顶端三片羽状绿叶,略扭曲的主茎上分布着六七个小茎头,各展两三片野鸡毛般的叶儿,宛如顽童攀在弥勒佛身上,活泼淘气,煞是可爱。铁树易管理,喜阳耐阴,对肥料要求不高,按季节方位适时浇水即可,故有“懒人种铁树”之说。唯需注意,浇水不宜过湿,以免烂根。

花架一侧还有三盆莳养多年的新西兰柏,不惧寒暑风霜,生命力极强。它们造型各异,分斜干式、双干式和悬崖式,各展风姿。惊蛰后,我为它们剪枝翻土,整理一新,并在盆角添上玉肥。

我不敢自诩文人雅士,但喜读书、弈棋、作文,故在电脑台一角置三盆不满手掌大的菖蒲(冬日阳光充足时移至封窗阳台)。菖蒲终年绿意盎然,生机勃勃。陆游诗云:“古涧生菖蒲,根瘦叶蹙密。”有识之士写道:“菖蒲,山野香草,濒水而居,四季常青,馨香盈盈。”为突出其青葱,我选浅白色六角紫砂小盆栽种,既不占地,又玲珑可人。盆边镌刻“清雅”、“幽香”、“澹泊”、“伴读”等隶书字样,更添文雅之气。菖蒲生于水边,若有山石相依更显风雅,于是我在一长方小盆内配一石笋石,相得益彰。需注意的是,我选的盆底均有脚,确保根部通风透气。

说来自豪,我还有一盆侍弄十余年的小石榴盆景。当年仅花5块钱买下,栽入7厘米直径的紫砂圆盆,托在手中如掌上明珠。她年年结果,有一年结出一颗硕大红石榴,我拍照留念,还制成微信头像。噫嘻,这硕果如冉冉升起的红日,正与我微信名“旭日东升”相合。

春回大地,公园街头满目芳菲。而我悉心莳养的盆栽,也由暗绿转为翠绿,芽苞绽放,一派生机。即不出门,亦可在自家阳台寻那郁郁葱葱的春天!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