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真旋律奏响红色颂歌,百年公交串联起华阳人“家门口”的美丽风景!六一儿童节前夕,庆“六一”流动的艺术——畅游英伦风车站车厢音乐会暨华阳红色地标漫游活动在百年公交20路中山公园终点站举行,为孩子们呈现了一场融合红色文化与高雅艺术的节日盛宴。
为举办此次活动,候车厅和一辆20路公交车妆扮一新,节日氛围和仪式感拉满。孩子们身处在英式候车厅和老爷公交车车厢,欣赏了上海缪赞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演奏团队带来的《狮子王》《冰雪奇缘》《阿拉丁》等数首迪斯尼主题音乐,大号、小号、圆号组成了小型交响乐团,一曲曲美妙的旋律让孩子们陶醉其中,优美的音乐也吸引了过路的市民游客,大家纷纷驻足,一起感受节日的快乐。
孩子们陶醉在音乐当中,百年公交“流动的风景线”也缓缓起步,这条有着百年历史的上海老牌线路,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在车上,他们与红色导乘宣讲队一起,围绕华阳区域内的红色地标展开了一场精彩的漫游。从华东政法大学出发,深入探寻了解家门口的红色历史故事。
起始站来到20路的中山公园站,园内有一座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上世纪90年代,以“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为主要内容的“凝聚力工程”从长宁区华阳路街道起步,迅速推广到全市。它见证了上海基层党建推动发展,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基地。
第二站来到了华阳路长宁路站。这里曾是著名的“公交招呼站”,为方便周边居民的出行而设立,中山公园围墙打开后,“公交招呼站”和中山公园2号门融为一体,并以此为核心打造了华阳广场,举办了一系列活动,提升了居民生活幸福感。
来到愚园路,伴随着导乘员的讲解,在这条富有历史意义的街道上有许多红色文化地标。在《布尔什维克》编辑部旧址,儿童们认识了这里是上世纪20年代党中央机关刊物的创刊地,如今已成为长宁区革命文物陈列馆。
在俭德坊国家安全教育点,孩子们了解到“大象无形、虎穴忠魂”的吴石烈士和以俭德坊2号为代表的我党隐蔽战线斗争的红色故事,感受烽火岁月中共产党人艰苦卓绝的斗争。
在路易·艾黎故居,孩子们倾听了路易·艾黎作为一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为世界和平贡献毕生精力的故事。他于1927年来到中国,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了60年的心血。他的故居位于华阳路街道姚家角居民区(愚园路1315弄4号),如今这里已成为历史保护建筑。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两周年,它为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和健康成长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通过这次活动,华阳路街道向社会传递了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重视,并倡导全社会共同关注和保护孩子们的权益。
江苏路第五小学王立老师表示,本次活动是自“苏河小宁”项目开展以来又一个社校联动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参与到红色地标漫游的环节中,通过实地参观和学习,使孩子们深入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这种社校联动的形式不仅加深了孩子们对历史和文化的认知,也提升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通过艺术、音乐、红色地标漫游和社会实践等多重元素的结合,我们希望为孩子们创造一次难忘的成长体验,让他们在欢笑和互动中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和潜力。”街道未保站负责人说道,“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保护和关爱他们是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呼吁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的明天创造更多机遇和可能。”
本次活动由华阳路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上海巴士第一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八车队、华阳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华阳路街道双拥办共同主办,江苏路第五小学(华阳校区)学生、困境儿童代表、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家庭代表等共计80余人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