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健康课堂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脾胃健则身体强

用“海派儿推”来调理孩子脾胃常见病

古人曰“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意思是不要让孩子吃得太饱,这是古人的经验,是有道理的。孩子一次性吃太多,不仅营养无法正常吸收,也容易出现“伤食”,造成消化不良。对孩子娇嫩的脾胃而言,五谷杂粮远胜大鱼大肉。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功能就是运化水谷,即消化食物并吸收其中的养分供身体利用。脾胃健则身体强,少生病、长高长个,这些美好愿望自然就会实现啦!

宝宝不爱吃饭,食欲不佳,口臭便秘或者大便中夹有不消化残渣,形体消瘦等症状,80%的问题都是脾胃问题,小儿脏腑娇嫩,脾胃容量有限,不管是三餐还是零食,孩子吃饱了还继续吃的话,很快就会堵住,中医里叫积食,就是脾胃的功能因为负荷量太大,因而受伤。这种“积食”的情况,在孩子中是大量存在的,积食导致孩子脾胃受伤,脾胃虚弱。而消化系统疾病是中医儿科最常见的病症之一。

小儿脾虚的症状及危害:

1、不爱吃饭

中医认为,脾是一个助消化的脏器,而脾气就是行使该职能的主角,脾气虚,胃的消化功能就弱了,如果再让他多吃,更消化不了。所以宝宝不想吃饭,是有原因的。

2、便秘或者腹泻

脾虚泻,因为不消化,往往是一吃就拉,一般拉的都是稀的,含有不消化的食物。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脾气虚,不能把津液传送大肠,大肠就会变得干燥,从而形成便秘。

3、身体比同龄人瘦小

这个问题也是脾虚一系列的问题中最令人担心的,脾虚导致吃饭不好,吃不好,怎么长得高?不过家长不用担心,只要通过专业的小儿推拿及时干预,就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小儿脾虚的病因及治法:

中医认为小儿脾脏娇嫩,脾常不足,若乳食不节,脾湿滞留,或病久脾虚,均可影响脾胃的收纳运化功能。

推拿按摩治法:

1、清补脾经:用拇指螺纹面着力,在小儿拇指螺纹面先自指尖直推向指节处,然后旋推。直推100次,旋推300次。具有健脾胃,补气血的功效。

2、摩腹:用掌面或四指螺纹面在小儿腹部做顺时针抚摩约5分钟。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消食功效。

3、按揉足三里:用拇指指端在小儿外膝眼下3寸、胫骨旁开1寸按揉约50次。具有健脾和胃,调中理气功效。

4、捏脊:用拇指桡侧缘顶住皮肤、食、中指两指向前按,三指同时提捏背脊皮,沿患儿脊柱自下而上,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推行3~5次,每捏3下再将背脊皮提一下,称为“捏三提一法”。具有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的功效。

主要日常饮食:

孩子饮食不节、过食肥腻、偏食偏嗜、饥饱不均等容易伤及其脾胃。建议不要让孩子吃过多的肉类食物,饮食要规律,最好定时、定量,还应让孩子少吃一些零食。如果属于脾胃虚弱偏内寒,应养成孩子吃热食的习惯,不宜喝冷水以及吃冷饮,酸奶也不要吃太多。平时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山药、芋头等,少吃生冷油腻食物。如果属于脾胃虚弱偏内热,那么平时应少吃干燥、油炸、辛辣、寒凉食物,建议适当多吃海带、胡萝卜、南瓜等食物。

主要生活习惯:

在生活作息上,充足的睡眠对于增强小儿的体质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爸爸妈妈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此外,适当的运动也可使机体素质得到提高,在天气适宜时,多带孩子接触新鲜的空气阳光,多参加户外活动。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