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被誉为“长生果”,不仅吃起来甘甜香脆,营养还特别丰富,常吃对身体有好处。
然而却有研究指出,营养价值如此之高的花生,会增加癌症扩散的风险?这种说法是真的吗?花生在什么情况下容易致癌?又应该怎么吃呢?
◆花生吃太多,会促进癌症转移?
2021年7月,利物浦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医学期刊《癌变》上发表了这样一项研究成果。
研究人员发现,花生中有一种叫花生凝集素的碳水化合物结合蛋白,当人体食用花生后这种物质可迅速进入血液循环并与血管壁(内皮)细胞产生相互作用,继而产生两种细胞因子,即白细胞介素6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这两种细胞因子都是“癌症转移促进剂”,简单来说是像一辆“运输车”一样,可以帮助肿瘤细胞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
而在这项研究中,该研究团队证实了:当癌症患者大量食用花生,可导致“花生凝集素”增加,进而产生更多促进癌细胞转移的细胞因子,并最终可能增加癌症扩散转移风险。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研究发现只有大剂量地摄入花生(大概是250g,也就是半斤花生)后的一小时左右才可能会增加转移的风险,而低剂量摄入花生(25g-35g),则对肿瘤的转移无影响。
◆如何吃花生更健康?
1.吃花生别贪嘴
花生油脂含量高,食用过多容易导致肥胖,每天食用15克-20克左右为宜,如果不带壳,大概为15粒左右。
注意:患有痛风、胆囊炎、糖尿病、消化不良的人,不宜吃太多花生。
2.水煮花生是首选
吃花生选择水煮、炖或熬粥的方式为佳,这种做法没有经过油炸或烘烤,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花生的原始风味和营养。
3.油炸花生要少吃
多味花生、紫薯花生、油炸花生等,经过反复油炸或烘烤,除了热量高之外,大量B族维生素被破坏,蛋白质、纤维素和新鲜花生衣也会部分碳化,营养价值会降低。(CCTV生活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