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硕果累累收获季 喜报连连续新篇

图中右二为吴蕴怡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近日,华阳路街道在各个领域捷报频传,喜讯连连,用辛勤的汗水收获了一个又一个硕果。

华阳路街道被评定为上海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近日,“道中华之美·耀民族之光”上海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活动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上海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通,中国民族报社副总编辑肖静芳等嘉宾出席活动,并为获得命名的26家上海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颁发了证书。华阳路街道被评定为2022-2024年度上海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一直以来,华阳路街道有着良好的民族工作基础,近30年的实践,华阳探索出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城区样本。近年来,华阳路街道积极推动着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切实满足各民族同胞多元化生活需求,在让各民族大学生融入到居民区的同时,也提供给他们在新型企业、新兴业态方面就业、锻炼的机会,助力成长。这也是从“家在华阳”到现在“家在上海·融在华阳”,不断深化拓展的内涵所在。

华阳路街道将进一步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新路径,努力向全社会传递民族团结进步理念,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各民族相互欣赏、相互学习。让各民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进一步发挥好基地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华阳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获评2023年上海市“创新、创优”乡镇(街道)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中心

近日,市委宣传部、市精神文明办、市志愿者协会在大宁剧院举行“城市文明 实践样本”上海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示范中心授牌及媒体采风行动启动仪式。

华阳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在激烈的评选中脱颖而出,成功获评2023年上海市“创新、创优”乡镇(街道)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中心。

华阳路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于2020年1月揭牌成立,是集十余个中心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践平台。近年来,立足于“六区合一”的区域特点,华阳路街道建立健全“1+21+30+X”文明实践组织架构,即1个街道文明实践分中心、21个居民区文明实践站、30个楼宇园区文明实践站、X个街区、校区、企业特色文明实践站,做到“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就到哪里”。

近年来,华阳路街道持续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通过开发行走党课、音乐党课、情景党课等方式,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感受得深的方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华阳路街道还有力有效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各项工作,将党的领导与多元社会主体参与相统一、党建平台与多种社会治理资源相融合,精准对接各类群体的服务需求,提供个性化、精准化服务。下一步,华阳路街道将在机制建设上争取实现新突破,在功能布局上争取实现新提升,在项目培育上争取实现新发展,共同建设美好家园、打造美好生活。

华阳路街道9个居民区获评“长宁区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示范社区”

在2023年度“长宁区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示范社区”创评中,华阳路街道共有9个居民区受到表彰。

华一居民区积极发挥党员、社区骨干、品牌自治团队等社区力量,借助“两代表一委员”、社会组织等专业力量,搭建长宁路396弄路管会、“互联网+”业主沙龙等线下线上议事平台,不断完善协商议事流程,形成“六民”工作做法,实现“三建三有”工作成效。

华三居民区以“396邻聚荟”为依托,以“乐龄华三,原居颐养”为目标,运用“三心”工作法开展社区治理,切实为民解忧,打造颐养宜居的华三新貌。

华院居民区坚持“五民”工作法,运用基层民主协商“三段六步法”引导居民广泛参事议事,有效推进加装电梯、凝心楼道、小区微改造等项目,持续推出美丽家园新场景。

长一居民区坚持党建引领,通过“两代表一委员”进社区和居民区“两会一联盟”平台,围绕“江苏北路天桥加装电梯”议题多次开展实地踏勘、方案讨论、政策答疑,运用“社区云”、微信群方式提升居民对该项目的知晓度、参与度。

长二居民区运用“三注重三拓展”工作方法,践行议事为民、资源便民、服务惠民工作理念,统筹多方资源大力推进老旧小区品质提升工作。

苏一居民区持续优化组织架构,织密“居民区党总支—微网格党支部—楼道党小组”群众工作网,打造“创艺·家园”“红色·笠园”服务阵地,引导居民通过党员议事会、民情收集会、康乐园自治家理事会为社区事务建言献策。

陶家宅居民区运用“1+3+1”工作法,因地制宜推进居民区分类治理。坚持党建引领,建强基层党组织这个核心;聚焦三种不同类型小区,分类开展“党建+红色业委会”“党建+美丽楼道”“党建+微更新”特色工作;坚持一个重点,及时回应居民加装电梯需求,运用“自治五步法”协调好不同主体间利益诉求,形成“加成一梯带动多梯”的社区氛围。

姚家角居民区依托路易·艾黎微展厅、俭德坊国家安全教育点、“愚园人家”议事厅等阵地,厚植红色底蕴,激发自治活力,运用“聚民智、集民意、论民生、议民事”的“四民”工作法,多片区、分阶段推进非成套改造、新里卫改厨改、房屋修缮等工作,配合愚园路历史风貌街区建设,给居住在百年洋房的居民带去“老好的生活”。

天城居民区扎实推进网格化精细管理,营造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自治氛围,推进武夷路416弄“连心通道”、武夷路450弄厨卫改造、武夷路466弄小区自管等工作,盘活社区资源,把居委会搬到主干道沿街,打造橙诚议事厅和包玉刚微展厅,外拓阵地延伸服务半径,形成具有天诚特色的“三弄两厅”治理网络。

华阳周荣华家庭成功入选2023年度“海上最美家庭”榜单

近日,上海市妇联揭晓了2023年度“海上最美家庭”榜单,来自华阳路街道的周荣华家庭成功入选。

在华阳路街道的华院小区,周荣华是个“名人”。垃圾分类、加装电梯、帮高龄老人买菜配药……处处都能见到他的身影。

记者了解到,从华东政法大学退休后,周荣华便热心参与社区事务,担任了华院居委会主任、华院业委会副主任、华阳路街道老年协会华院分会会长。而有着这么多社区职务的他,其实也是年届七旬的老人。

“虽然我现在已经不算年轻了,但我们社区里的高龄老人、独居老人不在少数,他们需要更多地关心和帮助,我现在身体和精力都还比较好,所以能帮就帮。”周荣华如是说。而他一直身体力行地践行着自己的话。据了解,华院小区中有两位高龄独居老人,日常行动不太方便,周荣华便定期帮他们去医院配药,坚持了近十年。“现在我对配药的流程已经轻车熟路了,有其他高龄老人找我帮忙,我也能很快把药配好。”

2022年疫情防控期间,周荣华也第一时间站出来,冲在社区防疫志愿一线。不仅如此,他还充当起了小区的公益理发师。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他便主动上门提供服务。“当时不少理发店无法营业,我正好有这门手艺,能帮大家一点就帮一点。”周荣华说。

在社区中发光发热的周荣华,常常忘记自己已经是70岁的老人,而他的妻子徐静,也在其影响下,从原本的担心变为了默默支持,并主动多承担家务事,让周荣华有更多时间为社区服务。“人心都是一样的,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互敬互爱。”徐静说。

在家人的支持下,周荣华用爱浇灌社区,传递着善意与美好。2022年,在居民区党总支的鼓励下,69岁的周荣华写下并提交了自己的入党申请书。“虽然已是古稀之年,但我依然可以追求信仰和理想。今后我要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继续为社区居民贡献自己的余热。”周荣华说。

华阳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吴蕴怡荣获长宁共青团理论宣讲比武一等奖

为进一步加强对长宁区共青团员的政治锻造和广大青年的政治引领,近日,在团市委、长宁区委组织部、长宁区委宣传部的指导下,长宁团区委举办“学习思想强信念 挺膺担当建新功”长宁区团员和青年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宣讲比武,同时作为长宁区2023年“初心讲堂”30讲系列活动之一,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入脑入心。

经过激烈角逐,来自华阳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吴蕴怡凭借着出色的表现,最终脱颖而出,荣获此次宣讲比武一等奖。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