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健康课堂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夏季话养生

夏季,自然界、人体都呈现出“阳长阴消”状态。中医认为,夏季主脏为心。夏季气温高,贪凉吹空调、喝冷饮,可直接损耗心阳;汗液明显增加,消耗心阴,故常可导致心功能失常。因此,夏季开始需注意“养心”。

饮食

进入夏季后,气温不断升高,人们往往喜爱用冷饮消暑降温,但冷饮过量会导致腹痛、腹泻等病症。尤其是小孩和老人要特别注意,因为小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健全,而老人脏腑机能逐渐衰退,所以饮食方面要避免过量进食生冷食物。

另外,夏季因为天气炎热,且雨水较多,人们容易出汗较多,在饮食调养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可吃一些具有清利湿热、养阴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黄瓜、水芹、荸荠、黑木耳、山药、鲫鱼、鸭肉等。

起居

夏季气温明显升高,雨量增多,但早晚仍会较凉,气温日差较大,尤其是降雨后气温下降更明显,因此要注意适时添加衣服,尤其是晚上睡觉时,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受风而患感冒。

使用空调降温时,要注意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室内温度不宜低于27℃。温差过大易使人体感到不适,温度过低又易使人着凉生病。不要让空调出风口对着头部和背部直吹。另外需要注意,开空调的房间不宜长期关闭,应适时开窗或开门通风,以利空气交换,浊气排出。同时也应当顺应夏季阳消阴长的规律,早起晚睡,但要保证睡眠时间,以保持精力充沛。

情志

夏季风火相煸,人们易感到烦躁,此时要调适心情,应保持精神安静,情志开怀,心情舒畅,安闲自乐,以防情绪剧烈波动后引发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等心脑血管病。此时可多参与一些户外活动如下棋、书法、钓鱼等颐养性情,同时也可在清晨参加体育锻炼,以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为宜,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避免大汗淋漓,伤阴也伤阳。

夏季容易发生下列疾病:

周围性面瘫:夏季气温进一步上升,雨水见多,容易因追求凉爽而不慎受凉引发周围性面瘫。研究表明,针灸对周围性面瘫有良好疗效。

骨关节痛:夏季气温变化频繁,往往当日内就出现5℃以上的变化,此时如若不及时增减衣物,或是怕热贪凉,则易感受风、湿之邪,诱发颈椎病、腰痛、关节痛等。另外,由于此时节湿气较重,久治不愈的神经痛患者的病情也容易加重。

皮肤疾病:夏季由于雨量增加,是湿性皮肤病和风湿热的高发期,如脚气、湿疹、下肢溃疡等。应特别注意饮食调养,宜常吃具有清热健脾利湿的食物,如薏苡仁、绿豆、冬瓜、丝瓜、藕、莲子、山药等。忌食海鲜鱼类、羊肉狗肉、冷饮等,因为这些饮食生湿、伤脾,可能会加重皮肤病。

推荐食疗

1、冬瓜海带汤

原料:冬瓜100克切片,海带30克洗净,虾皮、精盐适量。

做法:煮汤食用,也可加鲫鱼一条,一起炖汤。

功效:冬瓜味甘淡性寒凉,能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生津除烦;海带味咸性寒,可清热利水;鲫鱼性味甘平,能健脾益胃。本方消暑除湿功效显著。多数人都可食用。

2、荠菜粥

原料:荠菜50克,粳米50克。

做法:取新鲜荠菜,洗净切碎,备用。粳米如常法煮,临熟时加入荠菜煮沸即成。荠菜质软易烂,不宜久煮。每日2次。

功效:清肝明目,健脾止血。荠菜富含胡萝卜素。味甘淡,性凉,长于清肝明目,与粳米相配煮粥,可以“明目利肝”。凡肝经郁热所致的目痛、目赤、目生翳膜等症,均可辅食此粥。此外,现代研究也发现荠菜止血作用较强。(华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