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粟宠物友好公园建设”“实体商铺顾客引流方法”“‘拾吾医站’服务需求大家说”“社区食堂建设金点子”“文化活动需求与建议”,这是华阳路街道凝心·活力中山党群服务站的热议榜。在完善阵地建设的过程中,街道以网格为单位邀请“两企三新”“小个专”等代表召开调研座谈会,并通过走访了解网格内各领域代表关于学习教育、社区治理、生活服务、营商服务等方面的需求,进一步建设平台、了解民意、集中民智,通过热议榜精准治理,解决实际问题成为了党群服务站的建设目标。
凝心·活力中山党群服务站位于华阳路街道第二网格,是街道凝聚力第二党支部的主阵地,覆盖网格内的30个党组织、20个楼宇园区、345家商铺、5个居民区、2个快递外卖站点。站点依托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设有凝聚力第二党支部书记办公室、活力中山街区接待点、议事厅、凝聚力工程微展厅、社区党校、组织生活室、文体活动教室等功能空间,是党员群众身边的服务点、学习屋、公益站、会客厅……
精心打造凝心学堂
站点精准对接各级党组织普遍化、个性化需求,积极发挥区域化党建资源统筹的优势,提升“切配”“加工”资源的能力,不断完善课程菜单,从“中央库房”向“中央厨房”转变,推出理论党课、艺术党课、实践党课、专题党课,为不同领域的党组织和党员提供有针对性、实效性、有特色的各类课程。如开发红色寻根之旅,涵盖红色印记、美丽街区、城市更新三条行进式党课路线,通过参访红色地标、分享街区治理案例、感受城市变迁,提升党员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举办上海硅巷“创新说”,分享科学家创新成果、交流创新感悟,激发创新思维,营造创新氛围。
针对“两企三新”“小个专”等青年群体开设凝“新”艺课堂,依托刘海粟美术馆等辖区资源开展美术党课、音乐党课、电影党课等。站点根据各级党组织的需求,量身定制“凝心聚力”沉浸式党课,进一步传承“凝聚力工程”“双四百”精神,激励大家汲取奋进力量。站点积极发挥“凝聚力”书记工作室作用,以“‘新’‘老’结对”做好新兴领域党组织书记的“领路人”,激活街区治理的神经末梢。
汇聚全龄段服务场景
站点积极把党群服务站打造成市民身边的“幸福家园”,让党员群众从“客人”变“主人”,从站点单向推送服务,到大家共议诉求,投身社区服务。针对楼宇白领和居民群众需求,推出“知‘夜’关情”项目,有夜话、夜市、夜校活动,开设瑜伽、八段锦、生活美妆、搏击操、硬笔书法等课程,为他们解锁新“技能”,扩大朋友圈。
为网格企业商铺搭建夜间“凝·市集”,既能为商户推荐、引流,也为市民提供便利生活。开展“政策服务进街区”“职业指导进楼宇”“创客交流进园区”“职业体验进社区”组团式服务,搭建共创、共建、共享平台,让企业职工、创新创业人员成为街区“合伙人”。聚焦新就业群体,在提供休憩、充电的基础上,联合辖区专业机构开展眼科检查、医疗咨询等服务。
搭建多元治理平台
以阵地为窗口、平台、枢纽,整合区域化资源,推动网格自治、法治、德治,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把服务对象“转变”为治理“新”力量。在站点内,设立人民建议征集联系点,并通过各级党组织生活、海粟文化街区治理委员会等载体收集民意,汇聚民智。如邀请区、街道相关职能部门、运维管理部门、居民区、商户代表等共同围绕“打造海粟宠物友好公园”支招。依托网格下沉力量,打造联勤联动站,推进公安、城管执法、市场监管、房屋管理、绿化市容、消防安全等专兼结合的各类资源实体入站,形成治理力量多元集成、实战实用的共治平台。
开设租户办证指引、市集活动审批指引、活动报批保障、现场活动执行保障等服务,并动态排摸街区商户数据,助力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提质增效,赋能街区治理。发挥网格社会力量,形成“行走的雷锋”志愿服务行动,由辖区内“两企三新”党组织、驻区单位自发开展“送菜慰老”项目,志愿者将新鲜的蔬菜送到社区孤老、独居老人家中,并与老人谈心交流。
为更好的服务周边居民、企业和商铺职工,街道以凝心·活力中山党群服务站为中心,持续推进“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建设,把社区食堂、拾吾医站、暖新巢、自助充电柜、“上海硅巷”创客厅作为网格服务矩阵,满足不同人群的多元需求,进一步将“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打造成“党群联动圈、社区生活圈、区域营商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