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累了,逛久了,就在街边的公共休憩座椅上歇歇脚,好不惬意;手机没电了,公共休憩座椅自带的充电插口,可以解决“燃眉之急”……
2021年以来,静安寺街道创新探索公共空间休憩座椅优化提升试点工作,在街道辖区内“创造”出117处公共休憩座椅点位,用一张张小座椅,打造“可以坐下的街区”,彰显直击人心的人文关怀。
作为全市第一批公共空间休憩座椅项目先行先试单位,在2021年12月23日举行的上海市公共空间休憩座椅认捐认养启动仪式上,静安寺街道内十处“市民最喜爱的共享休憩点”正式揭晓。这些形态各异的高颜值公共休憩座椅既为市民提供了随时歇脚的可能,也为上海这座城市增添了一份温暖。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中共上海市委统战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静安区人民政府等相关部门领导与社会热心人士、社会单位代表等参加了活动。
活动中,静安区绿化市容局局长王月庆介绍了静安区公共空间休憩座椅建设和推进的相关情况。
为了让休憩座椅充满温度与关怀,静安寺街道用足巧思,广泛发动社区单位、商家、居民等共同参与,通过新增一批公共休憩座椅、提升改造一批公共绿地周边公共休憩座椅品质、共享一批沿街商户店铺座椅等方式,在街道辖区内“盘”出117处公共休憩座椅点位,能同时供近700位市民歇脚。
愚园路上镶嵌在拱门里的台阶式座椅、连接花坛的桥式座椅,虽然简单,却与周边环境相得益彰;购物中心周边的网红咖啡店,在外摆位贴上“共”字标识,市民游客不用在店内消费,一样可以坐着休息;别具老上海情调的小马路上,融合历史风貌特色的公共休憩座椅成为最亮眼的点缀;沿街的创意小店让一个个富有艺术感和设计感的休憩座椅成为店铺经营理念的“代言人”。
此外,街道不仅新建、改建、提升多处公共休憩座椅,还充分利用部分商务楼宇和沿街商户外摆位,在非高峰营业时间开放座椅供市民休憩。在今年新增的公共休憩座椅点位中,就有61处是商家共享。
静安寺街道还按照“就近原则”,鼓励周边居民区的居民积极参与认养,如愚园路上的居民就特别为愚园路上的公共座椅定制了坐垫,还定时清洗,看到椅子脏了也会主动擦一擦。
而通过区域化党建平台,静安寺街道还邀请市文联、华东医院、白领驿家、越洋广场、1788广场、久光百货等20多家社区单位和居民区代表参与“头脑风暴”,就座椅的布局、选址、数量、式样等方面广泛征求民意。
在达成“公共休憩座椅不仅仅是休憩空间,更应该成为城市文明、城市文化的载体,体现街区的文化底蕴”的共识后,一处处公共休憩座椅慢慢建成了。
据统计,截至2021年12月,全市完成公共空间休憩座椅优化提升9508处,其中新建5295处,改造提升2840处,认建认养523处,社会共享850处。(上海静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