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专题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2 戏曲人才从娃娃培育——越剧小百花

越剧小百花艺术团

越剧小百花艺术团是静安寺街道一支品牌队伍。学员均为4至12岁的小朋友。历年来屡次荣获全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奖和上海少儿戏曲小白玉兰称号,多位老师荣获小梅花园丁奖。小百花艺术团还被评选为上海小白玉兰优秀组织奖,每年不断为戏校输送优秀人才。尤其是2019年至2021年期间,多位小朋友(王诗怡、毛若涵、陈珂菡、吳思航等)分别荣获全国小梅花奖和上海市小白玉兰奖,为静安区文化建设增添了一道亮丽的光彩。

学戏先学做人,为社会公益活动作贡献,弘扬和发展越剧艺术,让越剧艺术后继有人,是越剧小百花的宗旨。小百花们参加过数百场公益演出,遍布社区、敬老院、部队、学校、工地。

“小梅花”是中国剧协举办的一项全国性的面向少年儿童的重要戏曲艺术活动,代表了中国少儿戏曲的最高水平,被誉为戏曲艺术的“希望工程”。

自2012年起,小百花的小演员们共捧回40多座上海少儿戏曲大赛小白玉兰奖奖杯,11人获全国少儿戏曲大赛小梅花奖。

2018年,小百花又有3名小学员考入了戏校,为国家的戏曲院团输送人才。她们分别是考入上海戏曲学校的陈苛菡(两届小梅花奖得主),考入杭州戏曲学校的罗佳佳、赵紫璇。三位小演员考入戏校后,为静安寺社区居民奉献了越剧经典大戏《梁祝》。

在无数荣誉的背后,是小百花的小学员们对越剧的热爱和勤奋练习的汗水,还有小花们背后的大家底。上海昆曲团小生演员谭许亚教授小花们基础课,上海越剧院著名主胡吴伯伟教授唱腔课,上海越剧院当家范派小生斯钰林、袁派花旦徐莱等多位知名演员教授剧目课。上越著名傅派花旦盛舒扬和范派小生王舒雯都曾经是小百花学员,她们把指导小百花亲切地称为“回娘家”。

【链接】

越剧——中国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之称。越剧发祥于上海,繁荣于全国,流传于世界。越剧极具江南灵秀之气,其唱腔、唱词、舞美,无一不打上江南的烙印,呈现出极致的江南之美,是行走在舞台上的江南文化。浓浓的戏曲文化、唯美的舞台艺术,让这间普通的社区教室成为了孩子们学习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殿堂。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