咫尺天地,文明之窗。随着文明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人们对公厕功能的需求也在不断拓展,从“有没有”的“基础款”,变成了“好不好”的“升级版”。
“没想到,现在厕所环境好、服务也这么好!我们老年人蹲厕不方便,现在有了坐便器、卫生坐垫圈,既卫生又方便。”近期,家住江川路街道金平路步行街的张老先生,发现家附近的公厕外墙上多了一块印有老人和儿童图案的标牌(适老适幼化公厕),进入使用过后他连连称赞:“服务周到,设计到位!”
关爱“一老一小”,提升公厕人性化、精细化服务水平。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将“环卫公厕适老适幼化改造”列为本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据悉,江川路街道今年计划将3座人流量较大的公厕进行“适老适幼化改造”,目前剑川路金平路口、兰坪路华坪路口的两处公厕已完成改造。那么,经过“适老适幼化改造”后的公厕增添了哪些亮点?
剑川路公厕位于剑川路金平路口东南50米处,西有金平路步行街,北有新建的闵行科创公园,辐射人群较多,这里每天都会聚集不少喜欢锻炼、休闲的居民,其中大部分是老年人与儿童。江川路街道根据需求特点,在今年8月率先对剑川路公厕实施改造。
改造后,室外墙面和室内厕间均张贴了适老、适幼等标识标牌。公厕大厅内加装了全流程安全扶手,并通过优化公共厕所内部布局、设施配置、标识标牌等,减少滑倒等意外事件的发生。改造中还注重细节,洗手区域安装了高低位的洗手盆,让小朋友能够轻松洗手,养成卫生好习惯。台盆上尖锐的拐角处也都改成了圆弧形状,避免小朋友意外磕伤。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24小时公厕的开放要求,剑川路公厕还新增了24小时开放的“第三卫生间”。这里同样增加了方便老年人撑扶的全流程通行安全扶手,设有成人坐便马桶,同时也配备了适合幼儿如厕的儿童版马桶。此外,还配置了壁挂式婴儿护理台、老幼人群专用的折叠座椅等,让有需求的居民能够更顺利更方便地如厕,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在今年9月完成适老适幼化改造的兰坪路华坪路口处公厕,同样得到了周边居民的认可。家住兰坪路附近的刘阿姨经常带着孙子外出散步,“以前带小朋友过来上厕所,没有合适的便池很麻烦。现在改造过后有了小马桶,方便很多!”
“改造后的公厕不仅在厕内布局和服务功能上独具匠心,更是尽量在细节中处处体现出对‘一老一小’的社会关怀。”江川路街道城建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对标公厕适老适幼化改造标准,逐项分解内容,安装通行扶手、改造厕间门、设置休息区等内容,旨在办好民生实事,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据了解,下一步,江川路街道将继续坚持“早安排、早启动、早推进、早建成”的原则,把握时间进度、设定时间表、路线图,保质保量推进公厕适老适幼化改造,全面提升公厕服务能级。(今日闵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