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里的油烟味散了,快递小哥错峰吃上了热乎饭,商户老板也不再因投诉和亏损的双重负担而焦头烂额……最近,嘉兴路街道第三综合网格里的一家餐饮店,经历了一场从“矛盾焦点”到“共赢样本”的蜕变。
油烟扰民背后藏着商户的无奈
“即便不开窗户,办公室里也能闻到油烟味。”提起广益大厦底商某餐饮店的油烟问题,楼上办公的白领一度眉头紧锁。广益大厦集底层商业与商务办公于一体,第三综合网格工作人员与区生态执法大队现场检查发现,这家餐饮店的油烟管道安装在后窗位置,楼上便是商务办公区域,由于店内的油烟净化设备老化、吸油功率不足,导致油烟无法被完全净化,加之排烟管道较短,距离楼上办公室窗口较近,排出的烟气直接影响到楼上白领的办公环境。商户同样苦恼:“设备换新要一笔支出,可这几年餐饮生意大不如前,哪有余钱?”一边是12345市民热线的反复投诉,一边是商户账本上每月近2万元的亏损,第三综合网格的工作人员意识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根治难题,只有联动网格内的各类资源,“整改+帮扶”双轨并行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一条烟道的改造一场多方的“谈判”
第三综合网格牵头,区生态局、属地居委、物业、楼上业主代表和商户坐到了一张桌前,把各方的意见放到桌面上来,业主代表抱怨“忍了多年”,要求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商户诉苦“生意难做”,双方都不肯让步。一次谈不拢,第二次继续谈,经过多轮协调,逐渐做通商户思想工作,达成各方都满意的油烟管道改造方案:对油烟排放管道排烟口进行迁移整改,增设一台抽风机,同时延长油烟管道长度,更改走向,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将油烟管加长延伸至商务楼另一侧,远离楼上办公区域,加快油烟高空扩散,尽可能减少对楼上办公区域的影响。精准对接资源,暖“新”又助企 (下转3版)(上接2版)
在各方的努力下,油烟管道顺利完成改造,“油烟扰民”的矛盾问题解决了,但餐饮店的“烟火气”依旧不如往昔。工作人员在回访时发现,由于外卖行业的冲击,餐饮店的生意比较惨淡,经营收入难以覆盖支出,商户十分焦虑。而在近期召开的骑手恳谈会上,骑手们则希望街区党支部能帮忙协调、联系可供骑手错峰用餐的餐饮店,让骑手们错峰也能吃上热乎饭。骑手洽谈供餐事宜综合网格工作人员发现了其中的资源缺配问题,积极搭建资源对接平台,一场“暖心餐”试验就此展开。第三综合网格组织快递站点与商户开展“圆桌谈判”,邀请顺丰、中通、叮咚买菜等快递、外卖站点的骑手代表“到店试吃”。“量足、热乎、便宜!”商户通过多样化的菜品、优惠的定价、暖心的送餐服务,赢得了骑手们的青睐,双方达成供餐协议,50余名骑手的错峰用餐有了着落,商户也拥有了较为稳定的现金流,小店的经营迎来了新曙光。
从“被管”变“共治”
治理新招促长效
变化不止于此。为了持续规范餐饮店油烟排放,使“烟火气”不扰“凡人心”,第三综合网格联合社区管理办,在建立“一店一档”、完善餐饮单位信息的基础上,为餐饮店发放了《虹口区餐饮业生态环境行为指南》、《餐饮业环境管理告知书》及油烟机清洗台账记录表等实用资料,耐心指导商户如何规范操作,确保各项环保措施落到实处。街区党支部发挥党建引领,充分激发街区商户的“主人翁”意识,动员商户自觉做到“定时开启、定期清洗、定期维保”,从被动配合管理转变为主动参与管理,共同维护区域环境清洁有序。同时,聚焦餐饮聚集区,第三综合网格创新建立“每月固定一次”“有事随时开启”的“环保联席会议”机制,针对群众反映较为突出的油烟扰民等问题,搭建议事协商平台、探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真正做到“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着来办”。
油烟管道拐的那个弯,是多方利益的平衡点;15元的骑手套餐,藏着精准帮扶的巧思。第三综合网格专职副网格长、街区党支部书记陈曦表示:“基层治理既要守住底线,也要帮一把、送一程。”下一步,第三综合网格将持续聚焦群众关心的治理难题,通过党建引领、力量集结、资源集聚、服务集成,不断创新基层治理方法,让市井烟火升腾起最抚人心的温度,让网格治理的温度转化为区域发展的活力。
(社区党建办、第三综合网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