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叶凝
街面出现安全隐患“未诉先办”、商户烦心的“三跨”问题有了着落、有创业梦想的年轻人在社区起航……近年来,临汾路街道以"融网强格"推进“多格合一”,做实网格党建联席会议,不断打通治理堵点,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和治理效能提升,进一步推动“力量在网格凝聚”,促进“资源在网格集中,服务在网格延伸,问题在网格解决”,积极探索适应区域发展的社区治理新路径。
“不平路”变“坦途”“未诉先办”及时响应
“姜书记,星城花苑门口有一处路面不平,有点影响居民出入,你们快来看看!”“好的,马上就来!”最近,安业综合网格工作群里收到一条来自商户路段长的线索,街区党支部书记姜琍莉和工作人员立即来到现场勘察。
姜琍莉向路段长了解情况后得知,前段时间,市政施工挖开道路更换水管,由于在填平时未考虑到窨井凸出的高度和路面沉降形成的落差与周边形成视觉盲区,给过往居民带来了安全隐患。但由于隐患点位位于小区外区域,涉及市政等多个条线部门,仅靠居民区党总支“单打独斗”有些困难。
为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居民区寻求综合网格资源和支持。当日,临汾路街道安业综合网格站立即联勤联动,管理办联系市政部门现场踏勘,确定为市政设施管理范围。市政部门迅速行动,次日就组织施工队伍进行施工,采用热沥青同步封层工艺,对受损路面进行整体修复,并增设警示标识。
施工期间,为了不妨碍居民出入,街道社区工作者、小区志愿者、沿街路段长共同处理协调物业做好现场引导,确保修缮作业不会对居民生活造成干扰。从发现到修复仅历时48小时,该处路面恢复平整,视觉盲区彻底消除。居民王女士推着婴儿车经过时感慨:“前一天经过这里还要当心,绕道过去的,现在心里踏实多了!”
这次处置中,综合网格“多格合一”打破传统墙内(居民区)、墙外(街区)治理“责任孤岛”问题,通过网格联勤联动串联起职能部门、居民区、街区等多元主体,重塑“被动响应”为主动服务,实现“未诉先办”,以“居民举手、网格联动、部门约请”的共治模式,加快了问题解决速度,让群众获得感增强。
疏堵结合,守好放学路
科技小学位于兴业综合网格辖区的阳曲路上,每到放学时间段,大量接送孩子的车辆、家长以及周边居民的出行需求交织,造成道路拥堵、人车混行等安全隐患。
兴业街区党支部书记杨静与网格工作站工作人员经过走访发现,每天15:30至16:30是车流量最大的时间段,交警部门的流量监控数据也显示这一时间段车流量激增300%。
针对这一情况,综合网格工作站召开协商议事会,邀请城管、管理办、平安办、交警、学校等共同商讨解决措施,街道人大也十分重视,多次参与协商会议,帮助协调。街区党支部提出,是否可以以“限时单行+护学岗”的形式,优化道路通行方向,减少车辆交汇冲突,同时设置护学岗保障学生上下学的安全。
这一提议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各部门协同合作,共同推进治理措施的落实。每天放学时间段,交警部门作为交通管理的“主力军”,提前到达各个路口,通过手势指挥、交通信号灯调控等方式,引导车辆有序进入单向通行路段,并确保车辆按照规定方向行驶。
社区组织志愿者们也积极投身到交通疏导工作中,学校也在周边设立了多个家长等候区,协助维持家长排队等候的秩序,引导家长在指定区域等待孩子,避免家长随意占道影响交通。志愿者们还主动为家长提供咨询服务,解答家长关于接送孩子的疑问,让家长们感受到了温暖和关怀。城管部门也在放学时间段对阳泉路科技小学周边道路加强管理,杜绝出现占道经营等不文明现象,确保放学路更畅通。
一段时间施行下来,道路拥堵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为确保治理效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兴业网格建立了“周巡查、月会商”的长效机制。每周,网格工作人员联合交警、城管、学校等相关部门对阳泉路科技小学周边道路的交通状况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并解决新出现的问题。每月,组织召开一次党建联席会,对过去一个月的治理工作进行分析,并优化工作方案。
同时,网格工作站还十分关心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与学校一起设立意见箱、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家长和周边居民的反馈,动态优化治理措施。
科技小学老师表示:“以前总有家长提前堵在学校门口,包括来往车辆把校门口挤的水泄不通,现在放学时间路段临时管控,单向车道配合分年级错峰,我们老师轻松多了,学生放学也更安全了。”家长也感慨道:“以前接孩子像‘打仗’,骑电瓶车都很难从校门口挤到旁边主路上。现在放学的时候有交警现场指挥,我每天能早到家10分钟回家准备晚饭。感谢街道做了件大好事!”
路“通”了、心“亮”了网格助力解“停车难”
“心系群众办实事,情牵百姓解难题”,最近,敬业综合网格工作站收到了来自街面商户彭老板的一面锦旗,“感谢街区工作站,为我们商户解决了实际困难!”
原来,彭老板在江杨南路上经营着一家车膜店,日常营业中需要保持一定的停车位以满足顾客的需求。然而隔壁是一家装潢店,经常运输大型装修材料,停放了一辆大型面包车,这让彭老板的顾客车辆在进出时有些不便。彭老板与装潢店老板小张进行了沟通,但对方表示自己停放大车是“刚需”,就算要挪开,附近也找不到合适的停车位。两方难以达成一致,这让彭老板有些苦恼。
前些日子,彭老板向前来走访的街区党支部书记史薇聊了他的困扰,不知道该如何解决。虽然是日常走访,但是史薇记在了心上,当天就实地查看,并主动走访装潢店铺了解情况。
史薇发现,发现每天发现15:00到17:00,还有周末9:00到11:00,是车膜店车辆进出的高峰期,而装潢店配送材料是可以机动调整的,只需要小张提前与供应商联系安排即可。
史薇与敬业综合网格工作站的成员了解到可操作性,于是向两家商家提出“错峰停车”的建议,既充分考虑装潢店的运输需求,又减少对车膜店进出的影响。同时,下沉和派出部门也搜集周边停车资源,可以为装潢店寻找合适的车位。最终,小张对这个方案表示非常认可,主动调整了配送材料的时间。彭老板表示:“街区一个巧思,我有了一个朋友,我现在和隔壁商户成了朋友,我们相互之间也会介绍客户。”
之后,他们还会帮忙周边店铺疏导非机动车停放,维持门前停车秩序,彭老板所经营的店铺更是在近期被授予“街区治理先锋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