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做”是小外孙平日最喜欢的课外活动。最近,我与小外孙一起参加了临汾路街道科协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创新屋举办的“养生锤制作”活动。
这天一大早,我们来到创新屋领到自己的一份制作材料,聆听了张老师为大家介绍的养生锤渊源流长的民间传说和养生锤制作顺序及各环节的要领。
参与活动的小朋友们边听边迫不及待地打开各自手中的制作材料:一个方形蜡染布袋连着一根长长的蜡染粗带子、一包艾草熏香料、一根小手指粗的长木棒和二根细绳子。看到面前放着的制作材料,小外孙惊喜地说:“这个小手工材料简单,制作也不复杂,我肯定会很快完成的。”他边说边拿起一包熏香料倒进小布袋,充实后用小手抓紧布袋扎成一个小球状物件,在收口处插上一根长木棒,然后用连着的蜡染粗带子沿着木棒一圈圈地把小棒包扎起来。不一会儿,他扎出来的球是蓬松的,手柄带子绕得很稀疏,敲着没有力,起不了锤的作用。
对照着老师的样品,我们做出的成品是不行的,需要返工重做。我也觉得眼前做好的是一个名不符实的养生锤。我赶忙告诉小外孙,所谓锤就是要敲得扎实有力,才能对身体起到促使血脉流通的作用。我鼓励他,从头来做,不能灰心,要鼓起勇气,找出问题,定能成功。这次我们大手小手同时上,小手倒进熏香料,大手用大姆指按实后小手接着再倒熏香料,倒一点充实一次,再倒再充实,最后大手抓紧后收口,用带子收紧扎实,然后小手圍着长棒绕一圈,大手上来抽紧一圈,这样轮着转着直至收底扎口。哇!一个结实、紧密的养生锤做成了,刚才的"软柿子"变成了一个坚硬的重锤了!望着扎实的养生锤,爷孙俩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功夫不负有心人,小外孙边笑边说:“以后我可以用它来给爷爷奶奶敲背敲肩了,让你们的生活更健康安宁!”瞬间,我的整个肩膀和腰背被一股暖流涌动着……(离退休干部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