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发展梅陇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党建·生态·人文”——群众期待“焕心声”

问:经济发展离不开根植在区域中的文化软实力,梅陇重点打造的“党建·生态·人文”三张名片,是梅陇镇“人文灿烂卓越和谐”城市精神的生动体现。梅陇的软实力,您有什么可以介绍的吗?

陈冬发:梅陇历来注重群众感受度,硬件的完善,不代表软实力。而基层党建是否体现出民情、民意、民生,这是我们工作的主线,也是软实力的表现。

梅陇以智能化、数据化推动社会治理工作,通过数据集成和分析,最大限度满足老百姓的实际需求,实现“一屏观天下,一网治全城”的社会治理目标愿景。以垃圾分类工作为例,依托“一网统管”的视频汇聚、智能感知、政务微信功能,梅陇镇实现了垃圾分类前、中、末全链闭环管理。春申景城、锦乐馨苑等智能化投放小区已将后台数据接入平台,实现分类投放数据实时共享。

梅陇以“一网统管”数据平台为基础,创设了网格化党建工作机制。遵循服务优先、高效实用原则,将一网通办与党群服务相结合,把城市“公共客厅”功能融入片区网格。在片区阵地建设中让更多空间服务党员群众,将党群阵地建设为成为党员群众中意、愿意、乐意进门分享交流的家门口“公共客厅”,有序推动建设“初心驿”。

问:绿化生态的环境也是老百姓关注的重点,梅陇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陈冬发:尽管资源紧缺,梅陇仍看中生态宜居家园的建设,先后腾出5000亩土地用于种植绿化,打造了10大主题公园,其中,党建公园成了庆祝建党百年的打卡梅陇新地标;全镇绿化总面积达786.12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3%,人均25.26平方米。为了增强绿地的使用效率,满足群众的需求,在绿地中拓出健身步道10.3公里,方便市民健身漫步,使绿地更有温度;充分开拓街边绿化和公共空间,打造了9个“口袋公园”,使老百姓能够“抬头见绿,出门有景”;结合美丽河道建设,水岸联动,清理河道60余公里,全面提升河岸绿地的环境,全力打造亲水平台、河边步道等滨水绿色空间。

问:虹梅南路、莲花南路都穿越梅陇,梅陇以“花乡”著称,曾以种植康乃馨为主要经济产业,未来的梅陇,还能延续花香吗?

陈冬发:“梅·花”文化长廊是梅陇今后要打造的文化新理念。文化长廊以虹梅南路及莲花南路为主线,把沿线的安藤忠雄画廊、李佩红工作室、蒋星煜图书馆、“上海·力波”、蔡兵美术馆、观缘文创园等纳入文化长廊的参观点位,通过文化+文创的发展理念,提升文化影响力,打造品牌活动。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