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寒风里,一位位快递小哥、外卖小哥正走街串巷,为千家万户送去日常所需。他们能否吃上一口热饭、喝上一口热水,成为了梅陇镇党委、政府的“心头事”。梅陇在打造“初心驿”的过程中,整合资源、协同发力,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良好格局,做大做强服务群众的“朋友圈”。
送餐上门
暖意从一口热饭开始
下午2点,街面、商场饭店生意渐渐冷清下来,梅陇第三处置网格站的大门被接连推开,“小哥”们陆续落座,“快来!今天的菜不错。”他们招呼着同伴坐在服务点的餐桌旁,揭开饭盒盖,吃起热气腾腾的午饭。今天的菜有红烧鸡块、藕片炒肉、粉丝卷心菜,来上海1年多的萧师傅边吃边说道:“暖心得很!天冷能吃上热饭,可不就开心嘛!”他夹起饭盒里的鸡肉接着说,“而且价格实惠,菜色也挺好的!”一旁的王师傅听了连连点头说:“这里对我们骑手是一种很温暖的服务!环境也很舒服,我得了闲就会过来坐坐休息下,跑这片的,一出门就要在外跑一天。以前没这地的时候,我们夏天就找个树荫,冬天就坐电瓶车上找个阳光好的地方晒太阳就算休息了。”
“小哥”们口中称赞不已的这些盒饭,由梅陇镇综合党委牵头,对接物业服务企业,让“小哥”们享受员工价,提供专属“带时差”午餐。由于工作性质,“小哥”们时常错过饭点来不及就餐,又舍不得花二三十元钱买饭,就会用馒头应付了事。在了解到他们的困难后,梅陇镇综合党委会同镇总工会发挥“两新”企业工会的作用,盘活镇域资源,为“小哥”们提供帮助。
“小哥来吧”服务点设在梅陇镇春申片处置网格内,为“小哥”们提供“6+N”分级服务,六大基础服务包含空调、冰箱、微波炉、饮水机、充电、桌椅,满足“小哥”的日常需求,其他还涉及技能培训、阅想空间、安全教育三项服务,持续加强对快递员、外卖员、网约工等新就业群体的政治引领和服务关怀,关注小哥整体成长,培养他们对的未来职业的规划意识。
多方参与提供服务
折射梅陇爱意
起初只是一顿饭的问题,镇综合党委和镇总工会经过调研,发现“小哥”年纪轻、工作流动性大、平时安全意识不强,对此,在区委组织部门的指导下,一方面他们为“小哥”们提供知识技能储备,另一方面加强对他们的安全教育意识,逐步形成了“新技能”“新视野”“大盖帽”三项服务新领域。他们与“两新”企业途虎养车协商,开发了线上课程,免费为“小哥”们学习汽修技术的相关知识打开通道,希望他们在上海有更好的发展,也整合开放大学这项资源为想要有进一步发展的“小哥”们提供学习机会。
大润发超市是春申片处置网格中的一员,当得知“小哥来吧”建起来了,他们立马拿出方便面、口罩等物资充实到便民服务行业中。“虽然是几箱泡面、几袋口罩,但折射的确是工会组织对小哥们的贴心关爱。工会企业发挥着良好的社会责任效应。”镇总工会相关人员表示。
“有个‘小哥’在我们的服务中,主动提出要入党,要为大家服务。”镇综合党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感到很欣慰,说明我们的服务触动到了他的内心,他想把这份关爱传递下去。”
齐心筑起软实力
融入梅陇共享美好
如今,梅陇已有40个“小哥来吧”服务点位,第三处置网格站是其中之一。网格站作为服务群众的枢纽,连通着城市治理、执法、党建、商圈等各类城市功能。
“在这里有很多人为我们服务,我们也想帮助他们。”一位前来休息的“小哥”表示,之前有位同事小哥捡到一部手机,在到网格点休息时,把手机交给了网格长,通过网格化管理的数据信息系统,很快就找到了失主。
网格站同步引导“小哥”成为网格巡查员、文明宣导员,使他们成为发现问题的前端人员、城市治理的“啄木鸟”。走街串巷的“小哥”们,能及时发现道路上窨井盖的缺失,注意到他人遗失物品,在网格站的服务与引导下,他们逐渐习惯了发现问题率先告知网格长,再由网格长反馈给相关职能部门。精准定位,避免了人力物力的浪费,也避免了更大问题的发生。“小哥”们既是城市发展的受益者,也是城市建设的参与者。“他们对城市道路的情况很熟悉,甚至比我们更能发现问题,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春申片网格长表达了由衷的感慨。“我们希望‘小哥’融入城市,感受城市的变化!”
快递行业与社区物业之间也是紧密联系着的,梅陇镇积极探索,依托红色物业的优质物业资源,搭建小区物业管理与快递行业的沟通平台,积极化解新就业群体与社区治理之间的新矛盾。万科物业和隆鑫物业作为物业行业党委的委员单位先试先行,目前,正在探索“进门无忧卡”、“文明承诺书”等便民又安全的方式,形成快递外卖骑手进去小区“一次登记、长期有效”机制,让小哥们在社区感受到温暖,还能做物业服务的监督员、意见收集员。
帮助是相互的,“小哥”们感受着梅陇温暖的同时也在服务梅陇,以温暖作回馈,彰显出梅陇的城区软实力。 (方丽娜 顾雯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