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城区软实力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榜样在身边——“平凡亦能闪光”

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文明和道德的支撑,崇德向善的精神,像一颗颗道德的种子,在文明的沃土里生根发芽,把文明的新风传递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一直以来,梅陇镇都重视挖掘和宣传身边的“小人物”,用他们的大爱,点亮社区的每一处角落。

(镇党群办 施忆)

美德之光 点亮社区

2021年12月9日早上刚上班没多久,莲花新村居民姚老伯急冲冲地跑进居委会,“书记在不在啊?我一早去买菜,没想到在路上捡到一部手机。刚才已经有电话打进来了,可我不会操作啊……我想失主肯定很着急,所以菜都不买了,赶紧先送居委会来,你们看看怎么能快点联系到失主啊!”

居委干部赶忙安顿好姚老伯并按流程做好失物登记,接着向社区民警反映情况,通过小区电子屏、微信联络群发布失物招领信息。经过多方协助终于联系到了失主,并及时归还手机。“真是太感谢了!我是做为老服务工作的,这部手机里有好多服务对象的电话和信息,发现手机不见了之后我真的是急坏了……”“找回来了就好,小事一桩。不过以后一定要当心啊,自己的贵重物品要保管好……”听闻联系上失主后,急忙赶到居委的姚老伯又表达了自己的叮嘱和关心。

拾金不昧是美德、是品质、是责任,更是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持好每一颗善良纯朴的心。

邻里之亲 传递温暖

家住高兴三居的桑阿姨由于丈夫长期住院一直独居,11月23日中午,她突感头部剧烈疼痛便立刻打电话给了关系要好的邻居高阿婆,可阿婆年事已高,碰到这种急事一下子没了方向,情急之下想到了住在10楼的“热心肠”楼组长胡良善。

胡伯伯得知情况后立即拨打了120,并陪着桑阿姨一起到了医院。途中他一直与桑阿姨的儿子保持联系。到了医院急诊后,桑阿姨被确诊是脑血管瘤破裂,需要马上手术抢救,胡伯伯二话不说垫付了医药费,连手术同意书都是在得到阿姨儿子的允许后代签的。等到家属赶到医院后,他又一一交代了就诊经过后才放心离开。

病痛无情,人间有爱。曾几何时,钢筋水泥的小隔间,很大程度阻断了邻里之间的情感交流,但正是有像胡伯伯这样的“热心肠”们,当好“牵线人”,凝聚起邻里之间的心,大家共同守望相助,营造和谐的社区氛围。

助人之心 守护家园

83岁的葛阿婆住在朱行三村,88岁的夏老伯住在罗阳东四村,两位都是独居老人,他们虽不住在同一个小区,但同样都感受到了居委干部的关心和照顾。

11月13日下午,葛阿婆在室外活动时突感不适,晕倒在地,闻讯赶来的居委干部立即拨打120,在等待救护车时,赶紧联系了阿婆的女儿告知情况。在家属赶来期间,居委干部一直陪同在旁,直到救护人员到场,阿婆在女儿的陪同下前往医院。其实,两年前葛阿婆就病倒过,也是居委干部发现后联系120,并主动陪同就医。在医院协助登记信息、沟通病史,直到家属赶到认真做好交接后才离开。

无独有偶,12月10日上午,夏老伯在外出采买时摔破额头当场流血不止,好在有路过居民认出后向居委寻求帮助,居委主任带着民政干部立即赶往现场,同时拨打了120和家属电话。由于事发突然,子女都在上班无法第一时间赶到,居委干部主动请缨陪同老人。到医院后,挂号缴费,垫付费用,午餐都没顾上。安顿好老人后,居委干部将事情经过和就医情况仔细向家属交代好,才放心离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关爱社区弱势群众,守护好每一位居民是居委干部应该做的事。他们与居民们建立起“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感,不仅守护了社区里的每一户小家,更守住了整个社区大家庭的团结和稳定。

一位好人,能感动身边的人;一件好事,能传递满满的正能量。他们用真情感动社区,用真心服务社区,在平凡中描绘了爱的璀璨。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