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2035总规将梅陇中部地区提升为闵行的地区中心,随着周边轨道交通15号线、机场联络线、19号线、23号线、银都路越江隧道和S4抬升的规划建设,地区区位和交通优势进一步凸显。为打造闵行新名片,“以点带面”推动闵行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闵行区开展“梅陇新中心”规划调整工作,规划范围东至景洪路、南至银都路、西至梅富路、北至梅南路—春申塘。
(闵行区规划资源局、闵行规划设计研究院)
“新功能”
打造多元复合的城市功能
重点培育超级主题商业综合体、活力商务、亲水品质住宅、文化娱乐、生态休闲等功能,打造宜居、宜商、宜业的精品型地区中心。围绕15号线虹梅南路站,集聚商业商办用地,总建筑规模约38万平方米,外围布局住宅和相关配套,住宅建筑规模约37万平方米。
“新形象”
打造特色鲜明的门户形象
作为梅陇中轴线上的“环扣”,按照“以设计定高度”理念,通过城市设计研究,在虹梅南路两侧围绕轨交站点规划120米标志性双子塔楼,外围地块高度梯度递减,打造充满韵律感的银都路及春申塘沿岸天际线。坚持地上地下一体化开发,通过增加标志性空中连廊、地下通道等,树立梅陇核心区域门户形象,同时强化虹梅南路两侧联系,缝合被高架分割的城市空间。
“新生活”
打造绿色便捷的都市生活
落实“以强度换空间,以空间促品质”理念,提升轨交站点周边开发强度,沿春申塘和虹梅南路释放公共绿地和开放空间,营造更绿色共享的活动场所。落实“15分钟社区生活圈”理念,新增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约3.5万平方米,涵盖社区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设施,同时优化幼儿园布局,提供更丰富便捷的社区服务。落实“小街区、密路网”理念,通过新增城市支路,提高路网密度,创造更安全通达的出行环境。
目前,“梅陇新中心”控详规划调整已获批,闵行区将进一步做好土地出让和建筑方案审批等工作,切实把美好的“规划蓝图”变成美丽的“现实画卷”,助力闵行“中部崛起”。
功能复合
宜居宜商又宜业
未来“梅陇新中心”将结合北部众欣产业园区整体转型、东部机场联络线华泾站周边地区,实现协同发展。“梅陇新中心”将重点培育高品质居住、酒店服务、商业配套、文化体育、休闲娱乐等功能,形成宜居、宜商、宜业的精品型地区中心,打造具有梅陇特色的15分钟生活样板。
形象出众
双子塔楼望春申
采用TOD集聚开发,结合公共空间,在虹梅南路两侧构建疏密有致、高低有序的空间形象,使得整体空间更加舒展,更富节奏感和韵律感。核心区的塔楼高度为120米,中心双子塔采用对称布局形成地标门户,并将核心区建筑群环抱中心景观,面向春申塘共享开阔壮丽的绿意空间。
内外兼修
彰显区域软实力
规划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生活更加多彩,文化竞争力更加强劲;路名规划体现梅陇历史内涵;宜居宜业的功能布局使人的全面发展更好实现,“梅陇新中心”成为品质生活的高地、成就梦想的舞台。
交通便捷
步行开车都畅通
项目按照“小街区、密路网”发展思路,增加多条支路,构建地区中心新路网;设置多条跨春申塘桥梁,强化两岸联系;结合轨道交通线,共同构筑便捷通畅多样的地区中心交通体系;增加景观步行桥、二层连通道及地下连通道,形成系统性的慢行体系。
本次规划调整还包括区域内新增道路的路名规划,路名不仅将体现梅陇的特色、历史等元素,彰显地区中心的大气,还需要通过查重和专家的考验,每一次取名都是一场头脑风暴。经过多轮筛选,才从上百条路名建议中确认最终方案。
此外,轨交线路的走向一直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梅陇新中心”周边轨道交通发达,有15号线、规划19号线和机场联络线,地区区位和交通优势进一步凸显。而轨交线形口径来源多样,为了规划的准确,经过深入研究,多方求证,谨慎落实图上的每一根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