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老朱告诉我:今年冬至不准备去墓地祭扫,而是在网上开设一个纪念堂,举行给父母送电子鲜花、摆放果品、点蜡烛、植树等一系列悼念活动。如今,网络祭扫正成为许多国人在传统冬至节祭奠亲人的最优方式。
笔者认为,在网络上献上一束花,燃上一炷香,再留下一段感言。所有这些都是在寂静的环境下进行的,没有爆竹,没有声响,也没有漫天缭绕的废纸烟尘,有的也只是一段段发自肺腑的祭文。邻居老朱的“网上祭扫”确实是一个好方式。疫情多地反弹,上海防疫任务也是重中之重。“网络祭扫”可降低祭扫人流密度,减少祭扫现场人员聚集,有利于全社会落实好防护防控措施;“网络祭扫”还可以避免因燃放烟花、爆竹和烧纸钱等带来的火灾隐患。“网络祭扫”方便、快捷,可缓解交通压力,让在外工作的人避免来回路上的劳顿。“网络祭扫”环保、低碳,更能突破传统祭奠方式的局限,增加更多的文化内涵。
一年一度的冬至即将到来,笔者希望更多人参与到“网络祭扫”之中。只要内心真诚,通过新时代的文明方式,同样能够把慎终追远的文化内涵传承下去。过一个安全、文明、节俭、低碳、环保的冬至节。(港机 孙厚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