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伞,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它是遮风挡雨的寻常生活物件。在某种场景中它还是美的“化身”,譬如广东音乐舞剧《雨打芭蕉》,那轻盈“顾盼”旋转的油纸伞,刹那间就征服了全场如痴如醉的观众。
而对我来说,它还曾一度演译了“媒人”的巧妙角色。四十七年前,我的现实生活中仿演了古装剧“许仙借伞还伞嫡结良缘”的喜剧一幕。剧中的男女主角便是当年的我和妻子。1968年,我被分配到浙江某车站工作,在落叶归根的思想带动下和照顾在沪年迈体弱的父母双亲,便意欲找个绍兴同乡同巷的熟悉配偶为妥。
有人帮我介绍了一位姑娘,但如何寻找机会见面便成了我老大不小的难题。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有次探亲回家正冥思苦想中,突然天降一场大雨,真是天助我也!便急忙抓了把伞夺门而出。到达女方厂门口,传唤出来的她见我穿了套笔挺的藏青色军便服又惊又喜。我木讷地递过伞,她落落大方地表示,所借雨具羞于还到我家,约好明天外滩天水台当面归还。翌日黄昏,我早早地来到指定的黄浦江恋爱墙一隅,见她穿著紧身棉袄提着伞具款款而至。我接过雨具,又温存地握着她的一双玉手,就这样边眺望外滩风景和滔滔江水,边不由自主地默默依偎在一起。
后面的某次约会中,她赠送我一幅经她精心缝制的手工卡通画,竟是一位憨态十足的“小憨头”为身旁的小女子在虔诚地遮风挡雨。其寓意十分明确,就是将来我嫁给你以后,你就充当我的挡风遮雨的“保护伞”。我真诚地信任你,你必将一辈子尽心尽力地呵护我、爱护我,与你风雨交加中,度过人生的最美妙的时光。
此后的人生岁月,每当见到这幅手工绣画,便觉得肩上担子沉甸甸的责任重大,在征途中不敢丝毫懈怠,尽心尽力地打拼,努力为家庭多担待,让幸福的港湾靠泊……(龙馥 石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