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共同家园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天目楼组“治汇星”

自治方法“两步走”美丽楼组升级中

普铁新村(南区)老旧公房换新“窗”

改造前
改造后

今年春节,天目西路街道普铁新村(南区)20号楼着实火了一把,党员楼组长徐维星凭着“愚公移山”的精神,把破旧的楼道刷了新漆,将楼道打扮得喜气洋洋,焕然一新。然而七十年高龄的铁南老公房,木质的楼道窗户已完全损坏,每遇大暴雨,屋檐破漏水槽的雨水就会直接从破窗灌入楼道里居民宅内,为了不让徐阿叔辛辛苦苦修缮装饰的楼道遭到破坏,铁路新村居民区党总支主动跨前,为铁南老公房筑“坝”修“窗”。引领自治共治一砖一瓦群策群力

铁南老公房的楼道里,窗子已经不能使用,玻璃挂在快散架的木框中,毫无遮挡。铁路新村居民区党总支用好“约请制度”,邀请街道自治办、社区民警、物业、居民代表等在联席会议上开展“头脑风暴”,最终决定向街道申请“自治金”项目,为18、20、22号三栋老公房更换门窗。

街道很快通过了这个项目,在安装更换的过程中,居民全过程参与、监督,为方便居民晾晒和安全牢固,对新窗的细节进行了优化,最后的效果大家都很满意。楼组长徐维星感慨道:“修缮公房的事并不在居委会的事务范围之内,但是他们有他们的工作方法,街道的自治金也专门用在了我们老百姓身上,真的很暖心,我们感到了细针密缕、款曲周至的关心,谢谢!”

小区内三栋楼的“微更新”让居民们从陌生到熟悉,在参与楼组建设的过程中,建了微信群,也重新认识了左邻右舍。平时微信群,在楼组长徐维新带动下,气氛活跃。居民高阿姨说:“我们楼不但有了‘门面’,也有了沟通的微信群,居民互相也更加了解了,楼里更有人情味了。现在我们大事小事都是小事不出楼,大事化小事。”

如今,普铁新村(南区)参与项目的5名居民代表,已经在居民区党总支的引导下,成为了楼组自治队伍的骨干成员,大家各司其职,形成了楼组公约。这些普通的居民成为了老小区治理的“关键人物”,影响到了社区的方方面面,居民区工作开展也越发流畅。

以“微更新、微改造”项目为契机开展楼组议事,以议事来带动楼组自治,居民全过程参与项目,期间经历的问题、过程各有不同,但每一个难题的解决都见证了楼组的自治之路,相信普铁新村(南区)也将继续书写楼组温馨而又和睦的故事。

(自治办)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