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居民区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为垃圾分类“模范市民”“带头人”喝彩

《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已有两年多,近日,2021年上海市垃圾分类典型选树名单新鲜出炉,包括垃圾分类模范市民、百佳工作者、百佳志愿者、百佳家庭(户主)、百佳居委、百佳物业、百佳学校和百佳窗口。在咱们天山路街道,共有5人(家庭)入选,一起来看看他们的事迹吧!

■垃圾分类模范:王瑞康

在纺大居民区内有这么一位党员志愿者,他用无私的奉献践行着党员的初心,他叫王瑞康,是一名有着52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是一名优秀的垃圾分类志愿者。在别人眼中又脏又臭又得罪人的工作,在王瑞康看来那是一份责任、是一份坚持、更是一份听党指挥的信仰。

从2017年10月开始,王瑞康坚持在垃圾箱房边的志愿者岗位上,引导每位前来丢垃圾的居民正确分类投放。垃圾分类刚开始实施时,许多居民还未能对湿垃圾进行正确投放。王瑞康打开查看每一包湿垃圾,对粽叶、大骨之类容易混淆的垃圾逐一挑出。在担任垃圾分类志愿者期间,王瑞康会碰到一些不理解和不配合的居民,每次都会耐心进行劝说。

疫情期间,当人们面对病毒产生恐惧的时候,垃圾箱房边上多了一位志愿者,那是王瑞康的妻子张国娟。夫妻双双值勤把关,用实际行动给邻里朋友鼓舞打气。王瑞康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一名党员志愿者退休不退志的高尚品德,他为垃圾分类奉献的一腔热忱,带动整个小区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开展。

■垃圾分类模范:张丽芳

作为天山二村居民区的一名生活垃圾分类志愿者,张丽芳感到十分光荣。在每天做生活垃圾分类志愿者的时间里,她都会督促每个居民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对于未能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的居民,张丽芳会耐心进行劝说,劝导大家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积极倡导生活垃圾分类,保护我们的美丽家园。

她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们大家动动手,把垃圾分一分,环境就会美十分”。张丽芳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影响感染了周围居民邻里,二村的垃圾分类得到顺利推进,并带领身边居民投身美丽家园建设。

■垃圾分类模范:岳朝亮

岳朝亮是社区一名普通党员,虽然退休,但仍积极参与配合居委会的各项任务,参加社区的各项活动,在社区中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天山小区因为非成套房改造,垃圾分类实施相比其他小区迟了一些。2019年3月,该小区开始进行垃圾分类工作。居民区两委严格按照街道要求,积极落实垃圾分类的相关措施。岳朝亮主动来到居委会,报名参加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并担任巡查员。每天上午、下午不定时检查垃圾箱房,检查垃圾分类执勤志愿者是不是在岗位上。岳朝亮还叫小区其他志愿者一起参加垃圾分类宣传发动工作。

■垃圾分类带头人:居俊

早上5点多到岗,整理箱房、清洗箱房、冲地洗桶,一干就是两、三个小时。所有角角落落都冲洗干净后,居俊开始垃圾分类的分拣工作。居俊所在的箱房位于遵义居民区,居民集中,垃圾量大,他每天收集干垃圾近二十桶,湿垃圾有七、八桶,劳动量随之增大,但他的垃圾分类工作做得很出色。

遵义小区里,有一位阿婆住在3楼,腿脚不方便,下楼倒垃圾十分困难。居俊获悉这一情况后,主动上门帮阿婆收取垃圾,无论寒冬酷暑,坚持至今。

有一次,居俊在垃圾分类工作中,遇到小区一位大叔没有进行垃圾分类,他上前同这位大叔认真讲解,大叔不买帐,把垃圾直接洒他身上,转身骂了一句回家了。居俊利用中午休息时间,请居委会干部一起到大叔家做思想工作,大叔感动了,从那以后每天把垃圾分好再拿到箱房去。居俊认为,能为小区居民服务是件开心的事情。

■垃圾分类带头人:姜玉如

姜玉如是茅台居民区的垃圾分类志愿者,大家都亲切地唤她“姜阿姨”,姜阿姨自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以来,身体力行做榜样,默默地为小区垃圾分类推行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每天清晨她早早地来到垃圾箱房,和厢房看管员一起清洗垃圾桶,打扫投放点周边卫生,为居民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垃圾投放环境。为了让小区内更多居民参与到垃圾分类中,姜玉如在投放点手把手教居民如何学会垃圾分类的“四分法”,并对分类不准确的垃圾进行二次分拣。

(街道社区管理办)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