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崔烨
很多人在自己的童年都做过一个了不起的梦,梦里,自己成为了画家、科学家、外交官、圣诞老人……他们天马行空地想象着自己长大后的样子,然而成年以后,他们独立面对这个现实的世界时,才突然意识到职业的选择并非只凭一腔热爱。
还在我读书的时候,常常能看到日本人一辈子在一个岗位上做到退休的文章,德国也有不少数百年的家族企业数代人只为了把一双鞋做好。当时文章宣传当然是正面的,赞美这种匠人精神。不过现代社会也给那些好动、爱尝试、有好奇心的人更多的选择。
曾经,转行是件复杂的事情,如同隔山一样难以通行。而如今,随着“斜杠青年”、“斜杠中年”们越来越多,转行,甚至同时做两个跨行业的工作完全成为可能。前阵子偶像热播剧就打造过白天是律师晚上是牙医的精英形象。用一句俏皮话说:如果你不想做,你找一个借口;如果你想做,你会找一个方法。
跨界的人多了,跨界的产品也日渐丰富——年轻人最爱潮玩IP泡泡玛特,美妆大牌和小众品牌都爱和它联名;完美日记则携手迪士尼,推出足够温和又足够有效的大白限定卸妆清洁产品;多芬与喜茶联名、大白兔与郁美净联名……用各种“回忆杀”牢牢把控消费者的心头好。
即便职业上不跨界,多了解点跨界的知识也相当有裨益。如果你是个程序员,文科就真的没有用吗?翻开哲学,苏格拉底好有思想,我一辈子都比不上,呀,他最后是被毒死的;翻开历史,秦始皇一统江湖,千秋万代,好有权力,哦,他死了才三年,大秦帝国就崩盘了;翻开文学,苏东坡好会吃,好会享受,但一辈子就是被命运之锤暴击……真的,文史哲都特别治愈,当你埋头在数台电脑前跟数据玩游戏被折磨成码农之后,能够很快恢复神清气爽、心平气和。
这个时代很焦虑,我们超时工作,被APP抢夺时间和注意力,时间贫困无处不在,我们留给所有关系的时间也都少了。十年前和闺蜜喝下午茶逛街很平常,现在要至少提早三天约好,还有可能会被放鸽子。更别说谈恋爱,最好拿出10道测试题就能知道你我合不合适,不合适就及时止损。焦虑杀死了浪漫,也带来了匮乏,身边出现跨界的事物往往能吸引你的注意力,让你紧绷的神经稍稍舒缓一下,让你看到生活更多的选择。
写这篇文章并不是鼓吹大家不精于本职工作,瞎动心思玩跨界,而是职业道路漫长,每个人未必都会被暴击,但一定会遇到挫折,有时也会感到乏味。如何坚持下去?你看到的越多,懂得越多,选择也就越多。从初入职场到渐渐成熟,变得笃定、有岁月感,每个人都应该找到跟自己皱纹和年龄相处的方式,在兴趣、事业和日常生活的实践中,完成自我预期。
如果您有任何金融理财方面的问题或者投诉建议,欢迎您在浦江财富公共订阅号下留言。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及时回复,并邀请业内资深人士为您量身定制理财产品。您可以通过微信号:shanghaifortune2013,或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联系到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