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居民区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面临着基础设施老化、公共空间有限、人口结构复杂等多重挑战。如今走进这里,却能感受到一股蓬勃的生机与暖意。这份改变的背后,是天山居民区党总支坚持党建引领,以“红色物业”为核心引擎,探索出一条“多元共治”化解基层治理痛点的创新之路。
激活基层治理“动力源”
天山居民区党总支始终坚持在物业企业中开展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由物业经理担任天山居民区党总支的兼职委员,吸纳多名仙霞慧生活物业党支部党员兼任社区网格员,建立“双述双评”考核机制,实现组织共建。同时打造“1+3+X+N”“红色物业”联盟,有机整合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组织资源,形成协同治理新格局。
组建“党员突击队”“红色小管家”“银发调解队”等物业特色先锋队。划分党员责任区,开展困难帮扶、结对走访等活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开展暖心行动,提供养老、健康、文化、维修等志愿服务;开展宣传行动,参加“交通文明引导”“垃圾分类指导”等志愿活动;开展联防行动,组织“防诈反诈”,维护社区平安稳定;开展家园行动,推进精品小区改建,以“三全工作法”推动解决电动自行车治理、车棚改造等难题。
打造服务群众“连心桥”
以“走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暖百家心”为主线,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贯穿到“红色物业”工作全过程,聚焦居民群众的“急难愁盼”,畅通民意和相关诉求收集渠道。一是设立“物业经理接待日”,每周定点开展接访;二是打造红色物业“惠”议厅,定期召开专题协商会;三是设置“社情民意”征集箱,实现诉求收集24小时不打烊。通过这些渠道,完成了智能门禁升级、电动车充电设施改造、公共环境整治等民生项目。
“红色物业”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切实改善居民居住环境。面对严重白蚁危害,物业联合天山居民区党总支、市白蚁防治中心,开展科普宣传与专业防治,为业主筑起“安居防线”,以“零距离”服务传递“红色物业”温暖。
绘就社区治理“同心圆”
推动形成多元共治机制。物业党支部与链家、中国电信等辖区单位签订党建联建协议。联合玉屏南路小学,打造“四点半解忧课堂”教育服务品牌,贴心守护成长;联合“链家绿丝带”公益,设立“绿丝带志愿者服务点”,开展垃圾分类、帮老人搬重物、“我来教您用手机”公益课堂等志愿服务;成立红色管家“服务圈”,推出多项物业增值服务。增设“暖‘新’”便民服务设施点,配备雨伞、爱心药包等暖心工具;打造“红领巾实践基地”,引导青少年担任“电梯加装宣传员”“文明养宠监督员”,以“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参与社区微更新,完成彩绘墙美化、公共花园改造等项目。
租户共治激活“流动人口”动能。创新推出“新市民融入三步工作法”,联合长宁公租房设立“红色服务驿站”,提供政策解读、纠纷调解等多项便民服务,把租户转化为治理力量。通过组建租户自治联盟,推选“睦邻管家”、评选“最美阳台”,制定文明公约,将租户转化为“社区合伙人”,成功化解楼道堆物、噪音扰民等矛盾,形成“以服务促融入,以参与强归属”的新型治理生态。
以党建强引领,以“红色物业”为支点,撬动多元主体共参与,天山居民区通过筑牢组织堡垒、打造“红色物业”、畅通民心桥梁、汇聚共治合力,成功将治理挑战转化为服务温度与社区品质,让曾经的老旧家园,蝶变为充满温度、活力和归属感的幸福港湾。
(街道社区管理办、城运中心、天山居民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