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郑雅君
李白的一首《送孟浩然之广陵》,用最唯美的文字,让我们看到了一幅意境开阔而又情思绵长的送别画卷。
诗题中的“黄鹤楼”,与范仲淹写记“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岳阳楼、与王勃笔下“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滕王阁並称“天下三大名楼”。李白初到此,也曾想为其题诗,可当他看到崔颢的《黄鹤楼》诗,便停笔叹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有诗在上头”(附崔颢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李白为黄鹤楼题诗未成,可历史却让黄鹤楼因他的这首送别诗而流芳千古。
诗题中的孟浩然,字浩然,世称“孟襄阳”,长李白12岁,是盛唐山水诗创始人之一,与诗佛王维並称“王孟”。他一生未官,终身布衣,是青年李白眼中的诗坛“高山”,“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便直白的表露了他的敬仰之情。
此诗开首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好友孟浩然就要西辞武昌,东下扬州了,恰逢江南三月,柳絮如烟,繁花似锦,扬州城更是“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怎不令人向往?!此句一出,“烟花三月下扬州”也成了流传甚广的“千古丽句”。
诗的末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诗人伫立于江岸,久久地凝望着孟浩然所乘之舟越行越远,最后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尽头……天际孤舟、大江东去;浩浩长天、滔滔江水,何其壮阔、空灵、深情!这不是王维的“西出阳关无故人”,不是高适的“天下谁人不识君”,更不是“天漄一望断人肠的”苦情!
李白就是李白,即便是写告别诗也这么的飘逸豪放、这么的深情浪漫,没有悲观,无所阻挡,有的只是刻在骨子里的豪气,他自比“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就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