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万里街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试点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深化“心防工程”体系、“解纷中心”建设、数字赋能平台协同联动,优化完善“解忧+解纷”工作法,实现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化解在基层,推动社区信访件总量、重复信访率、矛盾一次性化解率呈现“两降一升”良好态势,99.29%的矛盾纠纷在“家门口”得到妥善解决,有效将社区治理“难题清单”转化为居民“幸福清单”。街道“解忧解纷”工作法入选全国“枫桥经验”优秀案例,连续3年获评上海市平安示范社区。
走进万里街道综合治理中心,解纷中心受理大厅、心语空间工作室、新航工作室、阳光工作室、反诈心防宣传室等多重功能一应俱全。为进一步优化居民“家门口”多维度治理服务体验,街道持续完善“1+3+15+X”阵地体系,在3个综合网格、15个居民区、若干个企业园区等重点场所设立解纷站,织密治理网络,有效推动55起矛盾实现吸附在基层、化解在萌芽。
作为上海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试点,万里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3456”工作法,即聚焦解纷“三端”,开设四类门诊,落实“五联”机制,创新“排、析、商、诊、督、治”解纷六步法。同时,充分发挥社区调解员熟悉社情民意的优势,组织开展“轮驻”工作,经过三年多的实践,累计化解积案3起,推动基层综治工作更加规范化、法治化和数字化。
通过打通街道12345市民服务热线、“随身办”解纷一件事、普陀区线上解纷平台等7类渠道,实现信息全量汇总,不断提升矛盾纠纷调处实效。截至目前,中心已通过各类信息平台排查矛盾纠纷1626件,调解案件1589件,调解率98%以上,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同时,街道坚持细“治”入“格”,依托街道“一总三站多快反单元”高效指挥调度体系,充分发挥“多库”联动运行效能,统筹各类平台信息,研判分析、分类施策,实现治理由点到面,从“一件事”到“一类事”推广。今年以来,辖区12345市民服务热线工单总量降幅全区第一,达25.4%。
2021年起,万里街道率先将心理学应用于矛盾化解工作,并联合华师大等高校,共同打造全市首个“万里无忧”沉浸式心理科普体验空间,引入专业心理咨询师团队常驻服务,今年以来,已开展覆盖职场压力、青少年成长、反诈等领域的心理健康讲座60场,组织心理咨询师进驻社区、园区、校区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咨询服务,为企业白领、学生居民、新就业群体等3215人次解开心结、健康赋能。同时,成功推动200余名调解对象加入平安志愿者,实现从“管理对象”到“治理力量”的转变。
万里街道将牢牢树立“大平安”理念,深入推动综治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数字化,不断提升居民的安全感、满意感、获得感,积极构建“四个人人”治理共同体,为打造超大城市高效安全治理新体系持续提供万里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