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邵棽
“先有十六铺,后有上海滩”。作为上海昔日的水上门户,十六铺不仅承载着东门人的文化记忆,更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沧桑巨变。随着城市更新步伐的加快,如今的十六铺已焕然一新,现代化商业楼宇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在街区中星罗棋布,勾勒出一幅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城市画卷。自2024年小东门街道十六铺街区党支部成立以来,支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街区事”作为头等大事,以居民和商户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基层治理和服务创新方面积极探索,为这片历史街区的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
支部通过深入开展常态化走访,及时了解街区动态和民众需求。同时,积极寻找街区伙伴,携手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在助“新”、贴“新”、聚“新”的组合拳下,支部以满腔的热情和坚定的决心,推动党建工作在街区全面覆盖,形成了“热辣滚烫”的街区治理新风尚。
党建引领促发展
烦“新”事变暖“新”事
“我们街区既拥有高楼林立的繁华商业区,又保留着充满生活烟火气的居民区,两者比例恰到好处,相得益彰。”2024年7月,街道党群办副主任冉冉成为了十六铺街区党支部书记,上任后,她马不停蹄地对街区150余家沿街商铺进行走访排摸,拉近了与商户的物理距离和情感距离。同时,通过牵头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打造党员群众身边的政治理论学习课堂,进一步扩大党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街区党支部夯实基础党务工作,用“新”回应期盼,良好的党支部氛围让各行各业人员找到“家”的感觉,感受到“组织就在身边”,不少人主动联系上了冉冉,表达了自己想要入党的强烈意愿,向街区递交了自己的入党申请书。目前,街区党支部共有党员5人,成功发展入党积极分子1人。
在走访过程中,冉冉时常问自己:“商户最紧迫的需求是什么?我们如何可以帮助到他们?”近日,在一次常态化走访联系过程中,不少商家表示:“生意不好做,客源少,经营压力大”,了解到这一需求后,街区党支部迅速行动,创新性地推出“微Xin”消费券计划。这张消费券涵盖了街区内多家餐饮店和零售店,新就业群体凭券进店消费即可享受专属优惠。这一举措不仅为店家带来了更多的客流量和销售额,同时也让新就业群体感受到了街区的温暖和实惠。“目前,已经有12家商铺参与了第一轮活动,宣传海报和消费券正在紧锣密鼓地制作中。”冉冉满怀期待地表示,“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把这波‘流量’持续转化为‘留量’,让十六铺街区充满有营利也有活力。”
当然,在街区治理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但十六铺街区党支部总能想出一些“金点子”,充分发挥其作为连接上下、沟通左右的桥梁纽带作用。面对街区内出现的各种问题,党支部总能迅速整合资源,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商,高效解决难题,赢得了商户和居民的赞誉。
前不久,白渡路上有店家反映,周边的动迁区域留下的僵尸车长期占道停放,有流浪汉在附近“安家”过夜,不仅影响店面形象同时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街区党支部与第一网格工作站迅速响应,联合居民区、城管、公安多方力量开展联合行动,目前流浪人员被妥善安置,得到了必要的帮助和关怀。同时,十六铺街区党支部还协调工作站对现场所有车辆进行了详细登记,并将长期无人使用、存在占道行为的电瓶车一一清理,确保不遗漏任何一辆影响通行的车辆。经过这场联合行动,周边的道路重新恢复了通畅,现场秩序得到了明显改善。商户们纷纷表示,街区党支部和工作站的高效行动让他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改变,也为他们的经营创造了更加良好的环境。
满足“新”需求 双向共奔赴
在街区治理中,十六铺街区党支部始终秉持服务至上的理念,充分融合街区资源,精心绘制服务地图,清晰厘清服务需求和项目清单。为了更好地满足新就业群体的需求,支部在学院路36号打造了十六铺“零距离家园”西姚驿站——“东门鸥·哥骑士加油站”。
站内配备了饮水机、应急药品、休息座椅、共享雨具等一系列贴心设施,确保小哥们在忙碌的工作中能够享受到“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能喝水、累能歇脚”的便利服务。同时,十六铺街区党支部始终用心倾听着每一句来自新就业群体的“新”声,努力实现他们的每一个心愿。
新年伊始,支部更是全方位打造了“新”愿屋,这里不仅是一个可以休憩、充能的空间,更是一个可以“充电”学习、提升自我的平台,是新就业群体真正的“窝心”空间。
暖心的服务如同春风化雨,不仅温暖了人心,也激发了新就业群体的热情与回馈。3月5日,来自东门骑士党支部的预备党员快递小哥们,积极响应号召,纷纷加入到“追锋”的行列中,他们变身“爱心理发师”,用实际行动为志愿服务注入了“新”的活力,展现了新就业群体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值得一提的是,十六铺街区党支部以实际行动提供暖“新”服务,及时动态梳理和更新分析“两企三新”的群体数据,构建基层党建新格局。在全覆盖走访排摸过程中,街区党支部积极挖掘并支持了日行新社区服务中心这一社会组织。不仅帮助他们成立党支部,还为其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和指导,让党组织“娘家人”般的温暖真正送到群众心坎上。这一举措不仅增强了社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为其更好地服务社区、回馈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当得知位于中华路的东业大厦小区出现南墙倾斜隐患,且面临维修资金短缺的窘境时,“日行新”主动提出“认领任务”,出资1万元用于东业大厦小区危墙排险工作,赢得了社区居民的广泛赞誉。
接下来,小东门街道十六铺街区党支部将继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核心理念,稳步推进“多格合一”工作机制,疏通街区发展的“毛细血管”,办好群众身边的每一件实事,以更加优质、贴心的服务回应群众的殷切期盼,共同绘就一幅更加绚丽多姿、和谐美好的街区生活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