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黄浦区小东门街道团工委携手街道红十字会,跨越区域界限,与虹口区的国网上海市区供电公司团委紧密合作,以“电承百年·青护万家”为主题,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跨区域团建联建活动。此次活动打破行业与区域壁垒,通过思想深度碰撞、文化多元融合以及资源高效共享,积极探索青年发展型社区建设的创新路径,为基层治理源源不断地注入青春动能。
打破“壁垒”一起聊
青年为社区发展出点子
活动精心策划Citywalk环节,串联起1882广场、“盆汤弄”百年电杆、大光明电影院和城市之光文化展厅等点位。在1882广场,青年们围绕中国第一盏灯点亮的历史,畅想未来社区能源供应;在“盆汤弄”百年电杆处,社区工作者与电力青年交流社区历史文化保护与电力设施升级的平衡;在大光明电影院,大家探讨如何借助电力科技丰富社区文化生活;在城市之光文化展厅,青年们在深入了解电力产业工人奋斗史后,共同交流如何将奋斗精神融入社区建设。不同领域青年一路积极互动,碰撞出社区能源利用、基础设施升级等创新思路。
活动中,来自各方的青年积极互动,契合了街道多元协同的发展理念,不仅凝聚起强大合力,为青年深度参与社区建设筑牢根基,也为青年发展型社区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彰显出跨界交流活动对青年成长与社区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文化融合大“加料”
青年成长“营养”足
小东门街道积极推动红色文化、人道精神和健康理念深度融入社区建设,全方位为青年成长赋能,为社区和谐发展夯实精神根基。借助特色活动,巧妙融合各类文化元素,促进文化多元共生。
在Citywalk环节,街道团工委与市区供电公司团委深挖电力发展红色脉络,让青年在历史文化探寻中领悟红色文化,坚定理想信念。在应急救护普及培训中,街道红十字会专业师资采用情景教学、理论阐释与实操演示相结合的方式,向青年传授急救技能,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增强青年社会责任感。在手工艾草锤制作活动中,街道精心组织,引导青年在动手实践中体会传统文化与健康理念的融合,提升健康素养。
正如一位青年所言:“电力守护光明,救护守护生命,健康守护生活,三者构成城市温暖与活力的底色。”此次活动助力青年全方位成长,使其从红色文化中汲取信念力量,在急救培训里勇担社会责任,于手工活动中传递健康理念。这不仅激发青年积极投身社区建设,更在社区播撒温暖与爱的种子,有力推动社区向和谐、美好的方向大步迈进,为青年发展型社区建设添砖加瓦,成为社区建设与青年成长相互促进的生动范例。
整合资源齐发力
社区发展有“新招”
锚定青年发展型社区建设目标,街道全力整合各方资源,搭建起全面且高效的资源共享平台。在与虹口区市区供电公司合作进程中,街道积极统筹协调,促使双方实现优势互补,携手推动社区发展。
街道协调市区供电公司开放城市之光文化展厅,为青年拓展知识边界,启发他们对社区建设的全新思考。面对社区长者食堂供电改造难题,街道与市区供电公司迅速响应,共同实地勘察,经深入研讨采用“就近接入+模块化改造”方案,高效完成供电升级,稳稳保障社区老年人的用电需求。同时,街道为电力青年提供志愿服务平台,开放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助力其提升应急技能;搭建常态化交流平台,促进两地青年充分交流经验、碰撞思想火花。此次合作以“需求对接、优势互补”为原则,是青年深度参与社区治理的生动实践,凝聚起强劲的发展合力。
小东门街道以构建青年发展型社区为目标,通过应急救护、文化传承、设施改造等实践载体,促进青年跨界交流、文化融合与资源共享。青年群体在社区治理中展现担当作为,通过专业赋能激活社区创新活力,为基层治理注入青春力量。
接下来,小东门街道团工委、街道红十字会与市区供电公司将深化协作,以创新为笔,绘就多元平台蓝图;以担当为墨,书写社区发展篇章;以青年为魂,铸就城市美好未来,全方位推动青年发展型社区建设迈向新高度,在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中彰显青年作为,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培育新生力量。
(街道团工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