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虹街道阳光之家成功通过上海市五星级阳光之家评审,11月23日,市残联对星级阳光之家评估结果进行公示。
阳光之家位于泰虹路665号,室内面积为394平方米,外带独立院子。阳光之家内功能区域设置齐全,标识清晰,有“阳光之家”“阳光心园”“工作室”“会议室”“阅览室”“康复器材室”等,帮助这些群体更好地融入社会。
走出小家,走进社会
早在2019年,新虹街道社区服务办着手打造新虹“阳光手作”项目品牌,帮助残疾人能够真正走出小家,走进社会,实现自身社会价值。
2020年,新虹街道“阳光手作”项目正式落地阳光之家。来自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的师生,根据残疾人学员特点,为他们量身定制特色产品,通过规范制作步骤,简化制作流程,使学员们在能力范围内,制作出拥有成品感、吸引力的产品。
每个工作日,阳光之家开展日常课程2次,每次课程40分钟。阳光之家包含教育培训、康复训练、特奥训练、安全教育、简单劳动五大板块。教育培训方面,为学员开展“文化知识教育”“生活常识培训”“社会交往技能培训”“文化实践服务”等一系列课程。
康复训练方面,针对学员肢体不协调方面的特点,为学员开展“健身操”等课程,除此之外,还有“乒乓球”“特奥篮球练习”“羽毛球练习”“飞镖练习”等一系列课程。工艺上的制作,是学员的学习主线,包括了“中国结制作”“快乐烘焙”“香囊制作”“衍纸制作”“插花学习”等一系列课程,这些综合课程的设置,提升了学员们的动手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
时间沉淀,开拓销路
“像这样一个小小的衍纸艺术作品,学员要三次课才能完成,至少要六个小时,失败率非常高,一般人大概1小时可以做一个,但是他们有些人一周一个成功的都没有……”新虹街道阳光手作相关负责人拿着一只蜻蜓胸针介绍,这种制作过程,不仅能激发参与制作学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中的成就感,还能增强社会融入感。
目前,经过两轮设计,已累计设计出6个系列10种产品:包含滴胶、衍纸、手工皂、香囊、手工贺卡等时尚的手作产品,也引入了盘扣、编织等较高难度手作项目。设计涵盖帆布袋、体恤衫、办公室摆件、装饰画等众多使用场景的实用产品,在前期与商务区企业沟通中,也受到企业白领的好评。
小学员小阳(化名)动手能力较弱,但在经过反复的学习与训练后,她有了明显的提升。在《镂空模板》课程上,原先一幅完整的画都拓印不下来,她非常紧张,难过得快要哭出来了。“放轻松一些,不会可以慢慢学,不是你自己一个人的问题,不懂的地方你可以问老师或者同学,大家都会乐意解答的。”在老师与其他学员的鼓励下,小学员渐渐能完整地拓印下来并进行色彩搭配,在其他学员遇到困难时,也会非常开心地帮助其他人。
据悉,2022年阳光手作将进驻新华联索菲特酒店,与酒店共同打造专属作品,同时还将结合重要节日节点,为商务区企业开展作品定制服务等,架起残障人士和商务区之间的桥梁,携手更多区域知名企业,真正走进和服务商务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