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泾镇坚持城市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居民的事情居民商,居民的事情居民议,从最贴近群众生活处着手,用心用情把居民大大小小的事办好,为居民幸福生活“加码”。
家园同心 齐治共赢
近年来,绿八居民区党总支针对小区停车管理难、宠物管理难、老人爬楼难、绿化布局乱的“三难一乱”顽疾,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家园同心树”为载体,贯穿“全过程人民民主”这条主线,以一个核心、两委班子、三驾马车、四位一体、五方联动的“五圈图”,构建了“一棵同心树”(即七彩家园同心树)+“七彩集结号”+“X自治团队”的社区治理架构。通过全方位激发人民民主意识,全领域组织人民民主协商,全过程深化人民民主管理,生发组织活力、深挖资源潜力、凝聚治理合力,围绕居民自治、家园齐治、社区共治实现家园同心、齐治共赢。
居民区围绕居民自治、社区共治全方位激发人民民主意识,召集爱心人士和养宠达人组建“爱宠宠物管理小组”,逐步摸索出一套宠物管理“七步法”,通过宣传引导、东猫西迁、宠物讲座、志愿保育、批量结扎、两定一清、爱心领养,彻底消除了宠物扰民的都市隐患。面对停车难、会车难、充电难、收缴难、监管难的“五难”问题,组建“七彩淞虹车辆自治管理小组”,通过“家庭辩论”“头脑风暴”“双管齐下”总结停车治理“八着棋”,组建团队攻难关、摸清家底巧实干、东进西出建秩序、换证缴费齐同步、门禁改造堵漏洞、挖掘资源辟车位、杜绝隐患三公布、阶梯调价增收入,成功扭转小区停车难困境。
秉持“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以绿色创建为导向,居民区携手大自然保护协会(TNC)、项目设计单位、社区居民代表、志愿团队负责人等多方力量,召开多次“诸葛亮会议”,广泛邀请社会各界参与到花园建设过程中,真正把生境花园的建设过程转变为倾听民意、汇聚民智、凝聚民力的过程,打造成上海市目前最大的社区级生境花园,成功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并在以“人民城市 生态之城”为参展主题的COP15上海云展馆正式展出。
民事民议 民事民决
新泾镇金虹苑小区长期存在道路破损、房屋质量差,停车难、排水难等治理难题,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硬需求”,成为了淞二居民区党总支的心头大事。居民区坚持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的原则,通过搭建“常青学苑”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的载体,探索形成“四力”工作法(党建强引力、家园展魅力、惠民聚合力、自治促活力),形成一整套规范化、系统化、流程化的运作机制。
小区活动室年久失修、布局不合理,不能满足居民文化活动等需求,居民区党总支认真听取业委会“三剑客”打造活动室的提议,成立专班工作组,多次召开楼组长会议、居民代表会议,综合考虑各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启动“宁聚里·Xin邻驿家”改造升级计划。历经半年的改造升级,活动室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出来,新落成的“宁聚里·Xin邻驿家”从里到外透露着老小区的人情和暖意。
2019年金虹苑小区被列入新泾镇精品小区改造计划。居民区党总支以“民事民议”的总体工作原则,牵头成立由党总支、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楼组长、居民代表组成工作小组、广泛征求意见、挖掘有责任心、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居民,协助做好居民解释沟通工作。经过精品小区改造,小区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但小区靠陆家浜边有一块400多平方米消极绿地,杂草丛生,成为了卫生死角。党总支通过“四位一体”会议,结合时下低碳理念,召集志愿者工作团队,全方位收集建议,全领域广泛讨论。一个设有水木廊·观鸟台、阳光议事厅、枯木游戏场、种植园、野趣花园、常馨秘境等多个空间板块,利用本土植物培植还原土地原有生态系统的常馨生境花园就出现在了居民眼前。
方案共商 景观共享
近日,刘三居民区召开了水韵生境花园设计宣讲及居民意见答复会,邀请居民参与并积极反馈自己的意见。从花园建设初期开始,刘三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便召集居民代表召开居民代表会议,联合设计方、居民每周召开一次宣讲会。经过两个多月的五次征询三版方案,水韵生境花园的设计规划终于通过评审了。社区居民对修改方案充满了期待,怀着对于生境花园建设极高的热情与信心来到了居委活动室。认真聆听居民的心声,针对社区居民以往提出的疑虑、综合区低碳中心与大自然保护协会(TNC)的各方意见,设计团队对水韵生境花园的设计方案进行了修改,将居民们的建议融入花园的设计。
新泾镇始终坚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邀请社区居民从设计阶段就参与到花园建设过程中,听取收集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份居民的意见建议。水韵生境花园方案建设过程中,刘三居民区先后举办3次大社区宣讲活动,让社区居民参与并了解了生境花园建设理念,并对花园建设提出建议和想法,通过线上线下的调研征询居民意见,组织乐颐亲子参访,实地科普并对社区亲子家庭居民意见调研。通过深入社区的花园科普宣讲、设计理念方案宣讲、居民意见调研及征集及洛嘉儿童的自然教育等活动,目前已招募生境花园志愿者20余名。这些志愿者有望后续通过社区组织参与到花园共建及花园维护过程中去,通过组织自然教育活动,将生境花园的意义传达给更多的居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