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宜居·新泾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住绿色新泾宜居家园

参与感、幸福感、安全感一直在线

沪苏同城创业大课堂
现场审核初创企业帮扶补贴材料
南楼已完成的部分彩绘图
居民们讨论墙绘底稿
新泾·乐松长者驿站
为老人测量血压血糖
南段效果图
实地勘察测量

□记者 陈瑜琪 整理报道

近年来,新泾镇积极办理民生实事,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思想,将“城市建设以人民为中心”融入日常工作中,从细微之处着手,打造有颜值、有温度的邻里美好生活空间,提高居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职”在美好家园

稳就业事关千家万户,为了帮助镇域内各类企业纾困解难,留住一批创新创业人才,挖掘更多就业岗位,推进创业补贴政策、稳就业补贴政策落实到具体企业,新泾镇就业创业指导服务站与新泾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再次携手,共同推进“人人乐业”专项行动落实。

7月,工作人员们迎着酷暑、带着政策走访了上海东联、科大讯飞等3家重点企业和8家初创企业,收集了33个高质量就业岗位,并通过长宁就业、绿色新泾等官微进行全覆盖岗位推送宣传。同时职业指导站也推荐了5名社区求职者参与了2家重点企业的岗位面试。

据了解,为把之前落下的工作进度赶上来,复工后,新泾镇组织全体就业援助员和居委会就业干部召开了“人人乐业”专项工作会议,具体部署了二、三季度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并要求就业援助员、社区就业干部主动开展社区排摸调查,精准帮扶有就业意向的失业人员,做到服务到位、保障到位、落实到位。

面对6月的毕业季,新泾镇职业指导工作站做足了准备。完成了区就业促进中心下发的379名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排摸与调查,对于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全部纳入公共就业一对一帮扶范围,并开展一对一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指导社区长期失业青年、高校未就业毕业生等注册上海公共招聘新平台,提升求职者岗位匹配度和精准性,缩短求职周期,继续强化就业优先战略。为了更好地回应社区求职者和创业者需求,新泾镇借助“创赢新泾”直播平台,着力强化“人人乐业”线上服务供给。截至目前,共开展了6场特色就业创业服务活动,其中,招聘会2场。同时,新泾镇与区总工会联合开展了9场“卡卡乐私塾”直播活动,与创业孵化基地开展了政策进园区、花艺体验活动,还与区就业促进中心开展了“疫情下,创业者如何有效利用财税政策降本增效”服务活动,营造出了浓厚的稳就业氛围。

“绘”出美好家园

最近,新泾镇中泾居委会的干部和一些社区居民就正在着手以中新泾变迁为主题,为家园添上两幅巨型彩绘。两幅彩绘分别绘制在中泾居民区新泾苑小区的76号以及85号居民楼墙上,高达16.8米的彩绘图已经初具雏形,从一旁的淞虹路桥上看去,青翠的绿色作为底色使原本白色的墙面焕然一新。

新泾苑小区位于中泾路18弄,是从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中新泾发展而来。中新泾背靠新泾港,河水静静,岁月悠悠,如今新泾港成为景观河道,从新泾苑横跨到哈密路的中泾港桥依旧保留着,见证着这一历史变迁。

中泾居委会主任金志岚表示,建成于1999年的新泾苑是原地拆迁建造而成的,居民主要来自原来的沈家塔、高更浪、北金更南地、北金更北地、中新泾5个村庄的当地住民,对这里都有感情。在中泾居民区从事多年居委工作,金志岚对中新泾的过往历史了然于胸。

“有一次,我从淞虹路桥上走过,看到我们新泾苑小区的绿地和两堵墙,墙上是光秃秃的,那天我就想如果在这个墙上画上彩绘,是否可以改善我们小区的面貌。”无意中萌生的想法得到了新泾镇政府和热心居民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从小生活在中新泾的居民王小龙成为了墙绘的主创人员。王小龙表示,他从小就居住在中新泾,对这里有着深厚的感情,而自己又是从事绘画设计专业,于是当居民区有做墙绘的想法之后,就第一时间参与了进来,将自己几十年来的所看、所想融入到墙绘之中。

据了解,这两幅墙绘中,其中一幅以20世纪70年代的中新泾为主题,反映了当时乡村振兴、秋日丰收的生态美景;而另一幅将以改革开放后城市建设过程中,生态与发展共生为主题,呈现出大家对美好生活的生动写照与美好愿景。在制作过程中,中泾居委会注重听民意、汇民智,许多居民都参与进来一起创作分享。

“乐”享美好家园

作为新泾镇首家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新泾·乐松“长者驿站”已经运行一周年。一年来,长者驿站用嵌入式布局构建15分钟养老生态圈,以专业化运营织密三维一体为老服务网,为社区长者提供一万多人次的各类服务。

新泾·乐松“长者驿站”配有体检一体机、血压血糖测量仪、艾灸仪、远红外治疗灯、远红外能量桶等多种康检与理疗设备,常年为社区长者提供吸氧、艾灸、认知症筛查、血压血氧血糖检测等服务,至今已提供各类检测服务2000余人次。此外,驿站还经常邀请医院专家,举办诸如高血压的防治、颈椎病的自我保健等各种专题讲座;每两周由医保定点医院的主治医生前来义诊,根据各人的病情开具药方,让病人来长者驿站就能取药,使老人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寻诊问药、通经按摩、慢病管理等各类服务。

除了医养相结合,新泾·乐松“长者驿站”同时也兼顾各位老人生活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需求。比如,驿站提供日间照料和助餐服务,对于取餐不便的高龄或病患老人,还可以送餐上门,仅助餐服务就近6892人次,缓解了儿女在外奔波忙碌、空巢独居老人的日托和就餐难题。除了医养相结合,新泾·乐松“长者驿站”同时也兼顾各位老人生活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需求。比如,驿站提供日间照料和助餐服务,对于取餐不便的高龄或病患老人,还可以送餐上门,仅助餐服务就近6892人次,缓解了儿女在外奔波忙碌、空巢独居老人的日托和就餐难题。

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驿站举办了多场次各具特色的娱乐活动,充分利用驿站的硬件设施,提供健康养生、生活照料、文化娱乐等活动,深受老人的欢迎。从2021年6月15日至2022年3月上旬,驿站开展活动共计45场,参与641人次,让社区老人在运动中休闲,在休闲中娱乐。不少老人都写来表扬信,送来锦旗,表示对工作人员的赞许和认可。

“建”设美好家园

日前,新泾镇刘二居民区微更新工程项目——睦邻巷重新启动,该项目将打造成一处集休憩、娱乐、运动于一体的居民睦邻空间。刘二居民区微更新项目——睦邻巷位于碧夏小区、紫竹小区和虹园八村、适存小学之间,从南到北长约200米。巷子两边参天绿树夹道,中段现有一处停车棚,北临水草丰茂的新渔浦河,场地内还有诸多无法移动的电线杆,不仅功能较为单一缺乏亮点,而且环境较差蚊蝇孳生。为了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和小区整体环境,此处将打造成集休憩、娱乐、运动于一体的居民睦邻空间。

项目竣工计划受疫情影响而有所延迟,现预计于今年8月全面建成。疫情前,项目已完成墙体拆除、金属栅栏隔断焊接、水泥地铺设、车棚天花板更换等。记者在现场看到,靠近紫竹小区一侧的实体墙都已经砌成,工人们正在为另一面的栅栏隔断筑基地,接下来将陆续开展南段健身步道铺设、金属栅栏安装、健身器材布置、增设座椅以及路面地砖铺设等。

据了解,最新公布的效果图中,200多米长的小巷处处是景,功能丰富多样。南段有全年龄段的活动设施,也有彩色斑斓的健身步道;北段是可以举办集市的活动场地,中间的车棚也会修葺一新,每一处小细节的设计均体现着细心周到。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