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种是当前疫情形势下保护老年人的最有效手段,为了尽快筑牢辖区老年人的免疫屏障,尤其是方便社区老人接种,近日,新泾镇不断优化服务形式,统筹多方力量、调配资源,打通老年人接种疫苗的“最后一公里”,在寒冬中,为老人送去安心、送去温暖。
专车接送 全程陪护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优化,新泾镇老年人疫苗接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新泾镇通过专车接送、全程陪护、送“苗”上门等各项暖心措施,为老年人提供疫苗接种便利。
12月9日下午,虹康居民区一行7位老人在新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了首针、第二针疫苗接种。84岁的倪阿婆在儿子和社区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接种了新冠疫苗第二针。“我年纪这么大了,但还是难免会接触外界,接种疫苗是十分必要的。”倪阿婆笑着说。尽管年事已高,但倪阿婆身姿挺拔,看上去神采奕奕,在现场跟工作人员、医生自如交流,为他们的服务点赞!
据悉,新泾镇虹康居民区近五千居民中,有近千位60岁以上老人进行了新冠疫苗接种,近日主动要求打疫苗以及电话咨询的老年居民明显增多。“最近科普宣传增多,老人也认识到接种疫苗的重要性。”虹康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王琪楠介绍,老人对新冠疫苗的接受程度普遍提高。
为最大限度满足老年人疫苗接种的需求,新泾镇灵活应对,采取“送苗上门+专车接送+全程陪护+全域宣传”的模式,切实为辖区内老年群体提供疫苗接种便利。据悉,目前新泾镇每天14:00-16:00开设两三个流动接种站,在33个居民区循环开设,每周在“绿色新泾”微信公众号上预告一周点位信息,并通过社区微信群、公告栏等形式发布点位信息,确保老年人接种疫苗“应知尽知”。
针对暂时没有安排送“苗”上门点位的居民区,新泾镇通过主动对接辖区卫生服务中心,安排专车接送有需求的老人前往卫生服务中心接种,等留观结束再将老人一并送回家。与此同时,新泾镇服务办每天安排两位工作人员到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值守,为居民提供便利措施。社区工作人员也会陪护在身边,为老年人提供填单、注册等服务,过程有温度、有热情。
据了解,新泾镇60周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达3万多人,目前接种疫苗的近3万。考虑到还有部分行动不便老人的接种需求,新泾镇正在积极着手统计,接下来将提供医生上门评估、接种疫苗的服务。
宣传引导 贴心服务
随着点位场次的不断增加,新泾镇许多社区开设了第二轮疫苗接种专场。12月11日下午,南洋新都居民区刚进行了一场疫苗接种专场,共接种55针次,12月15日上午又进行第二轮接种专场。为了让居民知道这一好消息,南洋新都居委会提早谋划,积极广泛宣传,借助社区云、社区群、楼组群等平台及时传递信息。
南洋新都居民区的社区云平台上,疫苗接种通知及便民核酸筛查通知都被置顶在最上面,信息一目了然。据介绍,居委会在得到消息的当天就将通知发布出来。而在疫苗接种日的前一天,又把时间编辑成“明天”重新发布。“这样做能加强居民的时间概念,不会错过接种时间。”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郁丽燕表示。
南洋新都居民区辖区范围内有双流、宝地新品居、南洋新都、天山中华园、威宁花苑5个自然小区。辖区共有居民1525户、居民楼组68个、常住人口近4000人。针对未接种疫苗的60岁以上老人,南洋新都居委会按照党支部块域划分,与支部书记一起合力,精准做好疫苗接种宣传工作。除了社区云平台,利用由块长担任群主的楼组群一步到位分享通知,也是南洋新都居委会提高宣传率的关键一步。据了解,在楼组群发的疫苗接种通知,还会附有温馨提示或者小科普,无形中打消了居民的接种顾虑。
为筑牢百姓安全健康防线,新泾镇各基层单位除了利用线上的方式进行宣传,还在线下各条路段、小区等悬挂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条幅、电子屏滚动播放向居民讲解新冠疫苗接种知识。目前社区居民疫苗接种知晓率越来越高,大家的接种意愿也越来越强。
近日,淮阴居民区连续开展了两次送苗上门接种服务,60岁以上老人积极接种,一名98岁的高龄老人在家属的陪同下顺利完成第一针接种。据介绍,淮阴居委会主要通过在线形式,利用社区云、党组织群、物业群、志愿者骨干群以及居委会工作人员个人的朋友圈积极广泛宣传,并借助政务网的短信平台及时提醒居民留意自己的接种时间,让疫苗接种持续不间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