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香渐浓,草长莺飞;微风渐暖,摇曳生姿。三月带来春的气息,生机萌动、万物生长。暖春三月,带来无限美好,新泾正被爱与暖意包围。
3月 快乐志愿
三月春风暖人心,雷锋精神永相传。新泾镇着力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持续激发群众向上向善向美力量,积极开展具有新泾特色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行动。近日,“学习雷锋好榜样”熟悉的旋律又在新泾镇大街小巷、社区邻里间唱响。
践初心 干实事
3月3日上午,新泾镇举办了践初心暖人心 善公益 乐志愿——“3·5”学雷锋志愿组团服务活动。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区文明办主任周薇,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陈长伙,新泾镇党委书记卞晓清,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炜,镇人大主席侯学军,镇党委委员许晶晶,副镇长殷晖等出席活动。本场活动设有主会场及多个分会场,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镇社区志愿服务中心、镇社区文化中心、镇退役军人服务站、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联手为社区居民群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便民服务,覆盖面广,充分体现了新泾镇志愿服务工作以点带面,全面开花,全心为民。
活动现场,陈长伙向新泾镇各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颁发聘书,脱下绿色军装的他们又一次穿上了绿色志愿者服装,成立了镇退役军人志愿服务点,继续着守护人民的不变誓言。
活动为新泾镇“泾鑫为宁”交通文明志愿服务队、“泾武荣光”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泾诚护航”两新志愿服务队、“泾彩田野”文化志愿服务队、“泾灵优+”未保志愿服务队授旗。这一面面旗帜,是光荣,是使命,也是新泾人对志愿服务事业的追求和热爱。
卞晓清为活动致辞,号召全镇志愿者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把责任担起来、把精神扬起来、把典型树起来,不断探索培育孵化更多的团队和项目,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开拓进取、常做常新,开展具有新泾特色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特色活动。
周薇对新泾镇在志愿服务工作及志愿服务助力文明创建、社区治理、群众性创建等方面的突出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就志愿服务工作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二是扩大志愿服务覆盖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志愿服务服务于民;三是选树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和深化新形式下精神文明创建体系。
聚微光 汇暖流
初心在奉献中璀璨,温暖在志愿中彰显。近期,新泾镇持续开展新时代志愿服务活动,坚守“服务大局、奉献社会、温暖他人、彰显爱心”的宗旨,履行“志愿服务、竭诚奉献”的使命,推动新时代学雷锋活动不断拓展内容、创新形式、丰富载体,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
新泾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整合镇域内各类资源,组织党员志愿者工作室,开展“践初心 暖人心 善公益 乐志愿”—“3·5”学雷锋公益组团服务活动,为社区居民、快递小哥带去贴心服务。
新泾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新帮办”政务小分队、“新连心”救助小分队、“新火就创”小分队纷纷出动,先后在怡景苑、淞二、屈家桥、绿五、新泾家苑、北虹等近13个居民区开启了政务服务“新帮办”、就业创业“招聘代理店进社区”、社会救助“政策找人”等特色项目“一键直达”,专业的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帮办服务,深受社区居民喜爱。
新泾镇社会事业发展办公室、新泾镇老年协会联合上海普瑞眼科医院、鑫海口腔、金之福养护院、上海吉敬恩社区养老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尽美长者服务中心等多家单位在各居民区开展为期一个多月的公益志愿服务活动,将辖区医疗健康等各类资源融入社区,把健康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让老人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到便利又专业的医疗服务及健康养护知识,得到辖区老人的一致好评。
3月 巾帼力量
绿柳才黄半未匀,诗家清景在新泾。为纪念第113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新泾镇妇联以“春华三月 粉黛巾帼”为主题,开展“巾帼心向党,赋能绽芳华”系列活动,号召全镇妇女同胞、社区家庭提升自我,参与社区公益,展现巾帼风采。
奉献的力量
3月5日上午,新泾镇妇联携手伊顿中国联合行动,为社区193户困难妇女儿童家庭送上云南绿春农产品物资,带给居民满满的温暖,巾帼志愿者与伊顿中国志愿者以公益行动让社区更幸福。伊顿中国及新泾镇妇联表示,今后将共同持续关注、关爱社区困难妇女儿童家庭,整合资源、创新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关爱服务,营造温馨和谐、守望相助的良好氛围,让镇域内的困难妇女儿童家庭切实体会到“娘家人”与“爱心企业”的温暖。
无悔的力量
“妈,如果没有当兵,我可能不会那么想你。”这是无数军人想对妈妈说的一句话。可敬可爱的兵妈妈褶皱的脸庞写满了沧桑,深凹的眼睛流露着渴望。新泾的兵妈妈王亚玲过了一个激动的节日,她不但与儿子及部队领导进行了视频连线,还与其他兵妈妈及姐妹在花艺师的带领下学习插花技术,手捧着“胜利果实”,她的脸上也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温暖的力量
“上年纪了,手也不灵巧了,不知道做这个来赛伐?”,“张阿姨,看您说的,跟着老师做肯定能做出来!您不是说年轻时你也是针线活能手么!”“好,好,那我试试!”居民区妇女之家里几场“柿柿如意”香囊制作活动让社区里的阿姨们戴上老花镜,眯起眼兴致勃勃的重拾女红。红艳的柿子像一盏盏吉祥的红灯笼温暖了人们的心。
坚守的力量
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妇女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的重要力量。2023年新泾镇设立新泾玉兰女性学堂,常态化开展非遗文化社区体验活动。今年新增的“三八”非遗制香文化课程尤其受居民区及社区企事业单位的欢迎。参加活动的姐妹们通过上课了解了香的起源、历史演变、基础分类、目录和作用等知识。在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经过反复的揉搓、入模、按压、修制,制作出一枚枚精美标致的古法香牌。
优雅的力量
历代的品茶记述往往将茶与人品相提并论。自信的女人如茶,清清的,淡淡的,在尘世里超凡脱俗。一场宋代四雅美学体验-焚香与点茶将日常生活通过嗅觉、味觉、触觉与视觉提升至艺术境界,让居民区及企业的姐妹们在闻香品茗中慢慢涤尽心灵上的烦恼愁丝。
美好的力量
历史的每一步前行、社会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女性的力量。冰心曾说,“世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古人说诗中看粉黛,巾帼胜须眉,2023年没有什么比粉色更适合致敬女性的美好。
艺术的魅力
日前,“巾帼风雅,丹心传馨”第四届女书画家作品展在新泾镇开幕,上海的女书画艺术家们用自己创作的作品,为大家奉上了一场精彩的艺术盛宴。3月初至4月初在哈密路1358号虹桥·艺空间展出。
此次展览艺术家众多,不仅有42位上海女书画家参与,还有魏景山、丁申阳、夏葆元、吴超、吴越、朱刚、朱涛、梁进青等名家的作品协同出展,五彩斑斓的作品为节日增添美丽的色彩,也给社区带来浓浓的文化氛围。展出的70余件优秀作品涵盖书法、国画、油画、版画等艺术品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展现了女书画家们独特的视角和内心世界。从她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浓浓的笔墨情怀,她们勇于为时代发声,无论身在何处,她们心中始终燃烧着对艺术的追求,展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风采。
3月 绿意绵延
手植绿意,拾取春光。3月12日是第45个植树节,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新泾镇组织开展丰富的植树节主题活动,用实际行动树立绿色环保理念。
林长履植尽责谱写绿脉新篇
3月10日,由长宁区绿化市容局指导,新泾镇党委、政府主办的“林长履‘植’尽责 谱写绿脉新篇”2023年植树节主题活动在新泾镇法治文化广场举办。长宁区绿化市容局党组书记、局长金卫峰,新泾镇党委书记、镇林长卞晓清,新泾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镇林长王炜,新泾镇人大主席侯学军,临空办副主任、临空园区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张徐勇及新泾镇其他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出席活动。新泾镇各科室、站所、中心负责人,林长制志愿者代表,社区园艺师等参加活动。
卞晓清解读了新版《上海市居住区绿化调整实施办法》,对树木迁移砍伐、绿地内部调整涵盖范围及操作流程、征求意见范围与通过比例、审批权限和特殊情况处置等方面作了详尽的解释,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和行动参考。市民居住区的绿化管理将进一步加强,绿地结构和景观将得以优化,从而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共享绿色健康生活环境。
王炜现场宣读了绿色生态文明倡议书,他提出,植树造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保护生态环境亦是每位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号召大家争当绿色生态文明的倡导者、践行者、守护者,共同为建设“绿色新泾、精品小镇、善治社区、乐活家园”贡献智慧和力量,让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深植于心、践之于行。
为进一步号召广大居民走出家门感受春色,活动现场发布“行走新泾·绿颐新泾”行走/骑行路线图,倡导广大居民朋友们通过行走、骑行这两种低碳环保、时尚健康的出行方式打卡新泾绿色地标,用双脚来绘制新泾“绿脉”。同时,将“行走新泾·绿颐新泾”行走/骑行路线明信片附上春日的祝福,寄送给亲朋好友,将新泾的绿色美好传递。
为弘扬榜样力量,号召更多居民加入林长制志愿者队伍,共同守护新泾“绿脉”,活动中为10位志愿者代表颁发证书,鼓励志愿者们持续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努力营造全民义务植树、保护生态的良好氛围。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植树节集市,包含DIY手工、彩绘帆布袋、绿色知识问答等环节,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宣传相关知识,营造绿色环保新风尚。
履行植树义务种下绿色希望
3月10日,新泾镇林长、副林长一行来到中泾生境花园开展2023年义务植树活动,亲手栽种海棠树苗,并进行培土及认养,为长宁区打造更有吸引力的宜居之城贡献力量。
在中泾生境花园的巡林活动中,卞晓清提出工作要求:一方面,要深耕优质生态环境孕育丰富生物资源理念,合理布局蝴蝶育婴房点位,打造生物多样性保护“新样本”。同时,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共建活动,让孩子们观察蝴蝶生长过程,亲身感受“蝶变”的过程。另一方面,要结合新泾港慢行系统的淞虹路桥下空间与中新泾公园的辐射效应,立足于“公园+花园”开展生境打造。结合二十四节气,为蝴蝶这一传粉者种植本土蜜源花卉,为其提供活动空间,打造宜静的花卉植物景观与宜动的蝴蝶飞舞景象。
近日,新泾镇全体机关干部响应镇林长动员号召,在镇域内两个精品小区——翠春小区、华松小区分别开展义务植树增绿活动,植树现场热火朝天,挥锹铲土、扶树正苗、浇水培土……大家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道工序,用心栽下一棵棵树苗,率先垂范,切实体现“履行植树义务,共建美丽中国”的文明新风。以身作则,以点带面,稳步提升城区绿化覆盖率,努力将新泾镇打造成市民触手可得的绿色生态宜居城区,不断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知绿爱绿护绿共建绿色家园
3月12日,新泾镇联合上海科学种子青少年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上海青少年科学社)在绿八居民区活动室举办了“知绿爱绿护绿”第一期系列科普讲座。来自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城市生态规划与设计研究中心环境、生态和植物方向的孙嘉洵老师为大家带来首期讲座,引领新泾镇青少年知绿爱绿护绿。
本期讲座主题为“生活中的碳循环与碳足迹”,为了让新泾镇青少年体会碳循环和碳足迹这两个概念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孙老师先从概念入手,利用有趣的漫画及视频向大家作了解释,并通过展示几组直观的数据让青少年们切身感受到生活中小小的举动可能带来的危害,并激励青少年们从自身做起,树立绿色的生活理念,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本次讲座将碳循环与碳足迹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对青少年理解生态平衡和提高环保意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青少年们通过此次讲座,能够从自身做起,积极采取行动来减少碳排放,并向身边的同学、长辈们宣传,让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地球生态环境保护的践行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