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版面概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海派农民画 魅力最虹桥

“农民画传承与发展”长三角地区主题交流活动顺利举行

活动现场

近日,由上海市长宁区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长宁区新泾镇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海派农民画·魅力最虹桥——‘农民画传承与发展’长三角地区主题交流活动”在上海长宁顺利开幕。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陈颖,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郑辛遥,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馆长吴鹏宏,上海市长宁区新泾镇党委书记卞晓清,上海市长宁区新泾镇人民政府党委副书记、镇长人选蒋丽萍,上海市长宁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黄骅,上海市长宁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秘书长符雪峰,中国文化馆协会副理事长、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戴珩以及卢治平、黄阿忠、仲富兰、张黎明、王远、李明洁、徐立、黄一迁、丁修勇、闫新李、胡佩群、邢元虎等专家和安徽省青阳县、浙江省嘉兴市、上海市金山区、江苏省六合市、江苏省苏州市等文旅部门相关领导及农民画非遗传承人和代表出席活动。

身着江南特色的花衣裳,翩翩起舞,她们聚在古井边洗衣,时而嬉笑,时而娇嗔……以西郊农民画作品为原型创排的同名舞蹈《古井趣事》拉开活动序幕,充满新泾原住民特色的舞蹈点燃了现场氛围,也唤起了大家的热情。据悉,这支舞蹈是根据西郊农民画作品《古井趣事》改编创作而来的,把当时新泾人民的生活状态原汁原味地搬上了舞台,呈现在人们眼前,并于2022年获评上海市群文新人新作展评展演舞蹈类“优秀群文新作”。

卞晓清代表活动主办方致辞,向来自长三角三省六市和本市兄弟区的与会代表和农民画家们表示热列欢迎,并感谢各界对本次活动的鼎力支持。

西郊农民画在长宁新泾地区有着悠久深厚的历史,2015年被认定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近年来,在长宁区文化和旅游局等相关单位的推进下,西郊农民画进校园、进社区已成常态,相关知识讲座、培训和鉴赏活动有声有色,累计吸引数万人次参与,西郊农民画教学也已成为长宁区多所中小学的特色课程。与此同时,提取西郊农民画核心元素开发而成的文创衍生品不断“上新”,以全资源整合、跨部门融合,推动长宁非遗保护和传承进入创新发展新阶段。

本次“弘扬海派农民画·展现魅力最虹桥”农民画主题交流活动以“立足新泾,辐射长三角”为出发点,邀请长三角具有代表性的农民画地区共同参与,开展“农民画传承与发展”主题交流会。

长三角农民画联盟成立

"海派农民画院"揭牌

开幕式上以西郊农民画创作工作室为基础,“海派农民画院”宣布成立,并举行揭牌仪式。“海派农民画院”将依托长宁区非遗保护长效机制,以西郊农民画的美术创作、理论研究、非遗传承、学术交流和推广为内容,形成创作和理论研究基地,提升西郊农民画在长三角以及全国范围的影响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本次活动上,新泾镇牵头上海金山、浙江秀洲、江苏六合、安徽青阳举行长三角农民画联盟签约仪式,未来联盟将在农民画的创作和理论研究上进行更深入的交流。

开展专家交流

构建农民画美学理论体系

“农民画传承与发展”长三角地区农民画主题交流活动在西郊国际金融产业园会议中心举行。仲富兰、张黎明、王远、李明洁、徐立、黄一迁、王燕斐、丁修勇、胡佩群、邢元虎等国家、市级美术理论家评论家、民俗学专家、非遗保护专家以及农民画保护单位负责人、非遗传承人、农民画作者共同参会。

交流会中,专家从美学学术、都市保护与创新、城市生活记忆、新时代背景等层面追溯农民画的美学根脉、分析农民画的艺术价值,在文旅融合场景下,实现西郊农民画美学理论方面零的突破,初步形成西郊农民画美学学术理论体系建设,在西郊农民画的美学理论研究领域做出首创性的尝试,这一举措将对农民画这一传统美术未来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全国理论家、评论家、从业者围绕西郊农民画撰写的近三十篇研究论文和交流会成果,以及参展作品,将汇编成“西郊农民画理论研究文集、画集”正式出版。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