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且更始,时乃日新。漫步新泾,回首癸卯兔年,从镇域内的党政要闻到社区里的大事小情,从精准的政务服务到小镇的风土人情……新泾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精彩,让我们用七组关键词一起回眸兔年新泾的精彩瞬间。
主题教育 走深走实
我们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建立党委中心组领学、党员自学、支部互学、区域单位共学的“四学机制”,镇党委中心组开展理论学习59次、用心讲好12堂专题党课;联动程家桥街道党工委和虹桥临空经济园区党委开展“一街一镇一园区”三方联学,聚力助推东虹桥一体化;全镇举办专题学习报告会6场、“初心说”主题党课202场,241个党组织、7000余名党员参与;开展针对性调研175次,定向排摸问题77个,听取意见建议125条,以深学细研、真抓实干,推动主题教育成果落地见效。
东虹片区 同频联动
立足11.89平方公里,我们深化“镇园一体”同频发展,着眼19.9平方公里,我们加强“东虹片区”区域联动,紧紧围绕“最虹桥”党建联盟,积极探索“北融临空、南合程桥”的发展路径。通过制定共治、共管机制,加强联动联勤,让城市运行、治安防控、护绿护水等社会治理工作平安稳定,逐步构建起惠及园区白领、辖区单位员工和社区居民的良性区域协作格局。
经济名片 不断擦亮
我们深耕特色产业,聚焦“虹桥财富管理走廊”建设,建好建强上海金融系统党群服务中心(虹桥站)、长宁“虹桥人才荟”西郊站、新泾镇营商服务中心等功能布局。以精准服务厚植发展沃土,成功举办“投资中国·行!——2023大虹桥财富管理峰会”,组织创投沙龙、行业商会等活动,盘活资源“引凤来栖”,持续夯实集体经济“家底子”,镇域大健康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致力打响“西郊金融”名片。
“绣花功夫”精细治理
我们聚焦基层治理,强化“为民服务永远在路上”的工作理念,坚持练好高效能治理“绣花针”。深化“一网通办”、开设长三角移动服务窗口、“办不成事”诉求直达窗口,全力打造家门口零距离、随时随到随办的“15分钟政务服务圈”。持续深耕“泾”牌社保服务建设,荣获全区唯一一家上海市“2023年度社保服务优秀社区”称号。统筹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的基层法治力量成立的“一站式非诉讼争议调解中心”,为全镇居民加固“安全堡垒”。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为社区治理赋能增效,刘二居民区《睦邻巷“我们的故事”策展行动》荣获2023年“壹颗松杯”社区公益创投大赛银奖……多维善治的社区治理新格局逐渐打开。
幸福之地 泾彩蝶变
我们接续打造“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把“时尚感”交给规划师,把“烟火气”交给居民,推动“高颜值+高品质”与日俱增。多阵地嵌入一专多能的“宁聚里·Xin邻驿家”;精心打造“活力仙西”美丽街区项目,形成集生态、景观、休憩、生活为一体的新泾“中轴线”;升级更新周家浜整流域滨水休闲文化空间;启动建设全市首座社区级生境博物馆,全镇5座生境花园串珠成链……蓝绿融合的“生境街镇”用生态“高颜值”扮靓居民“新生活”,让每一处“微改造”都成为居民生活中的“小确幸”。
文脉隽永 焕新而生
我们聚焦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擦亮新泾江南文化品牌。首届新泾“乐活家园节”成功举办,西郊农民画传承和发展长三角主题交流展等大型文化活动推动海派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汤沐海等名家工作室落户新泾,引入市级文化资源和团队,优化高质量文化供给。丰富非遗项目形态,开展新泾地区婚庆文化、地方方言等非遗项目挖掘与整理、“江南文化润社区”非遗传承项目培训课、体验日等活动,江南文韵在新泾绽放新时代的诗情画意。
党建引领 同心同行
我们不断织密党群阵地体系,仙霞路、双流路党群服务中心、訫荣荟党群服务站和不断增加的“暖新巢”驿站,由点及面形成“15分钟-10分钟-5分钟党群服务带”,深耕一批党员群众参与度高、受益度高、感受度高的服务项目,延伸党群服务工作触角;推动区域化党建精细化、特色化发展,为长宁区金融服务业党建联盟的成立积极贡献新泾力量,区域化党建生态文明专委会为“党建红”引领“生态绿”汇智汇力,“同X in街区”治理党建联盟在“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中为探索街区治理、提升街区品质共绘同心圆,“同X in街区:同你健康在一起”获评第六届中国(上海)社会治理创新实践优秀案例,绿八居民区党总支获评“上海市新时代居村先锋堡垒”“上海市党支部建设示范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