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第二届上海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征集活动推荐案例名单正式发布。活动自去年7月启动以来,共有来自上海各单位各部门的680篇案例参与评选。经过半年多的征集、初评、复评、调研等工作,新泾镇《以街区“微网格”,畅通治理“大循环”,新泾镇探索街区治理“Xin”样板》脱颖而出,获得优秀案例奖。
探索街区治理“Xin”样板
街区是一座城市的肌理与脉络,也是基层治理的前沿和窗口。新泾镇立足于“同X in”共享客厅暨新泾镇仙霞路党群服务中心阵地,牵头同仁医院、集体企业和社会组织共同实施硬件建设,将这一靠近新泾镇主干道仙霞路、原来脏乱差的街角打造成一处靓丽的地标性综合服务场所。
畅通街区“微循环”
街区党建联盟绘就共建共享“同心圆”。近年来,结合“美好社区 先锋行动”项目,新泾镇积极盘活街区资源,依托“同X in”共享客厅,通过推动社区单位、行业、区域党建的互联互动。通过定期召开党建联盟工作会议,就街区内需求急切、矛盾突出的重难点问题进行专题协商,激发各类主体共同参与街区治理的积极性,为探索街区治理一体化机制、推进街区整体品质提升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党员参与合力托举街区自治“烟火气”。让党员干部“沉下去”,让基层治理“活起来”,在坚持党建引领的前提下,新泾镇坚持多措并举,把党的领导传递到神经末梢。从鼓励党员经营户主动亮身份、讲诚信、作表率,打造“党员示范店”的金字招牌,到按照功能设置和服务内容组件商户治理委员会党员志愿服务小组,吸引更多党员和商户广泛参与到街区建设与管理服务中来。
阵地服务共享探索街区治理“新举措”。在推进街区自治的过程中,新泾镇注重发挥党建引领、牵头推进、工作支撑的作用,进一步收集、整合街区内神州医院、中国银行仙霞路支行等12家党建联盟单位所具有的服务内容、服务资源,形成共享阵地服务清单并面向周边居民进行发布,让居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多位一体”的一站式便捷服务,也为街区内更多商铺、新就业群体、居民等群体参与街区治理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空间选择。
织密服务“一张网”
从强化区域化党建出发,新泾镇与同仁医院联携共建,把推动医社融合和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融合在一起,在新一轮基层“行动团队”和多元“赋能团队”双向奔赴的过程中,织密服务“一张网”。
健康“邻”聚力,打造“同心康园”共同体。推进健康社区建设,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探索社区医联新形态,新泾镇持续推进健康社区项目,通过打造“医社融,问诊易,康有方,健有为,治未病”的“同心康园”共同体,进一步创新“医社共建”紧密联动的合作模式。通过多样化的健康服务引导社区居民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切实打通医疗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描摹“治诊同仁,问康新泾”的蓝图。
健康“YI”小时,阵地赋能“圈”出幸福感。新泾镇打破了院区、社区、街区的藩篱,让公共医疗资源走进“同X in”共享客厅,面对面惠及更多群众。从提供数字技能培训、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到创新推出“健康脱口秀”,定期开展健康科普讲座、健康生活讲坛等惠民活动。“同X in”共享客厅内已累计开展各类型活动100余场,线下服务人群1500余人次,线上直播累计点击量80万余次,其中,已有52位医师参与到同X in健康志愿服务中,服务时长达2460小时,线上线下惠及社区居民约187万人次。
智慧“云”应用,智慧医疗点亮健康“新生态”。为了给居民群众带来真真切切数字化转型的“健康红利”,新泾镇持续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模式发展,形成了以数字智慧疗诊、数治健康服务(智能化音乐疗愈、艺术康养、健康脱口秀)等为主要内容的智慧医疗内涵,构筑了街区生命元气站、健康生活加油站,为社区居民群众提供更优质、更便捷、更贴心的健康服务。
下好治理“一盘棋”
为进一步落实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工作要求,充实街区治理力量,提升基层治理能力,2023年上半年,新泾镇党委在打造同X in街区党建品牌的基础上,成立了同X in街区治理委员会,以“治理委员会-社区-商户”的链接模式,建立街区内问题汇总和反映的快速通道。
精准施策,开启街区“美颜”模式。为进一步提升街区环境,新泾镇携手同仁医院等辖区单位,盘活青溪路街角约1000平方米空间,打造一座集户外课堂、芳香蜜源、药食同源、香草天地等板块于一体的“同X in街区口袋花园”,在提升街区公共环境的交互性和体验度的同时,使仙霞路成为人人乐享的健康疗愈美丽街区。积极联动相关部门,携手街区治理委员会开展摸底和意见征询,在综合各方意见后制定了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收运的管理模式,实现垃圾减量化处理。
协同发力,聚力打造善治社区。社区善治牵动着居民的“幸福神经”,新泾镇时刻关注居民群众的“心里话”,针对街区治理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建立健全多元协商模式。如:在听取街区治理委员会提出的仙霞路、青溪路路口树枝信号灯遮挡问题上,各相关部门在听取各方反馈后组织力量对路口的树枝进行了修剪;针对委员会提出的仙霞西路周边乱设摊、同仁医院周边非机动车乱停放等不文明现象,新泾镇经过多方协商后采用门责制和组建一支商户志愿者“观察队伍”的方式,由城运中心牵头街区志愿者,形成多部门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长效共治机制。
久久为功,厚植街区文明沃土。街区自治共治是一种柔性管理,为进一步实现“美好社区,共同营造”的目标愿景,新泾镇积极推动党建与街区服务深度融合,以同Xin街区治理委员会为抓手,发挥社区单位、商户自治作用,通过逐步组建街区志愿者队伍,从而引导商户参与文明创建志愿活动,共同促进社区的健康和谐发展。
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治理理念是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最核心目标。新泾镇将继续结合镇域实际、建强自治共治平台,围绕街区共治的重点难点和群众关切的问题,建立议题征集、协商决策、监督评价、激励约束等一套闭环管理流程,确保街区治理的长效常态,推动实现社区参与、协商共治在新时代更新迭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