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泾镇第五座生境花园——新森生境花园里,树木丛中透着勃勃的生机,科普设施穿插其内,交织出一片畅迎春日的美好生态景象。这座面积1650平方米的花园不仅是观赏休闲的好去处,更是生态教育的课堂,让居民在亲近自然的同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保护环境、珍爱生态的重要性。
新森生境花园位于长宁区泉口路185弄金菊小区西南角,南侧围墙外即是周家浜滨水步道。昔日这里是一片郁闭的绿地,具有较丰富的植物和一定的蜜源食源植物,但种类与季节性植物分布不足,且中下层光照不足。因为紧邻周家浜河道,常见白头鹎、乌鸫、麻雀、北红尾鸲等鸟类出没于此。花园设计师巧妙地利用场地特征,建构人与自然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将其打造成一处“鸟类友好、亲近社区的城市森林”。
新森生境花园共有3个入口,分别为南侧公共入口、东侧小区主入口,以及北侧小区次入口。考虑居民对休息时段噪音干扰的顾虑,三个入口皆设置门禁分时段管控。从主入口进入就是三味书田,这是位于镇史馆与居民楼之间的狭长地带,集自然、科普、文化体验于一身,倡导“在自然中学习Learning in Natu re”理念。右侧以田垄为意向的方格形式设计划分出种植区域,留有居民自种田种植芳香类植物。左侧是一组艺术装置“森”,用层叠的玻璃刻画出各种树木,让人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能欣赏到森林的美态。
往里走就抵达了生境眺望台、森活工坊。与公共入口相接、靠近生境保育区的木平台即是生境眺望台,可以欣赏观察生境保育区,在这里结合构架营造了一个半室外的小型生境工作坊——森活工坊,是举行小型活动的场所,一旁还设置了可以进行社区活动展示的廊架。
穿行至最深处的生境保育区。可以看到设计师是如何利用场地现有的丰富林木资源为基础,通过生态水源的引入与营造,在都市中提供鸟类友好的森林秘境,因此具有“林木之森”“水源之森”“飞鸟之森”三重概念,为都市的鸟类提供了安全的栖息地。
碎石园路的东侧区域以自然方式进行雨水径流管理,在保证排水通畅的情况下,留住更多的雨水,给水塘补水,形成林下小池与旱溪,提供城市野生动物安全易获取的水源。
碎石园路西侧为人不可进入区域,基本保留了场地原始树种。通过地形以及景观格栅软隔离,确保了动植物群落不被打扰,有利于保护原生的植物群落且丰富生物的多样性。一侧的趣味装置竹笼让人在自然中进行有距离的鸟类观察。
开园当天,来自新泾中学和适存小学的学生参与了辨认食源蜜源植物的科普活动,并为花园里的植物进行标识,为新森生境花园增添生机与妙趣。花园的建设和运维离不开全体居民的共同维护,现场发布《生境花园管理公约》。
地址:长宁区泉口路185弄金菊小区西南角
开放时间:10: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