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杨松涛
新泾镇历来享有“沪剧之乡”誉称。在这方热土上传承下来的乡音文化,如何融入进“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睦邻文化养老模式?多年来,新泾镇老年协会与33个基层分会,上下结合、左右联动不断探索,以田野沪剧团为载体践行文化养老理念,以居民区沪剧沙龙、沪剧班(组)为支柱,“快乐60分”为抓手,在全镇44个睦邻点逐步、有序、拓展以戏聚人、以戏传人、以戏育人的文化养老建设,涌现出一批市区级睦邻示范点,构建起新泾老人在“泾”彩乡音里,“走出来 唱起来 乐开怀”幸福养老的美好生活。
沪剧乡音融入社区文化养老建设,源始于一次老年协会“爱之春”为老服务团队在镇日托中心的重阳慰问演出。当时应日托中心老人喜爱沪剧、爱唱沪剧的需求,张玉娣会长(田野沪剧团团长)教唱了沪剧《庵堂相会》,一段“春二三月草青青”经典唱词,引起了日托老人极大的兴趣爱好,到了岁末年初的迎新春联欢会,沪剧教唱节目竟成了一人领唱全体老人低声和唱的沪剧大家唱,而后的每一次慰问演出,沪剧大家唱成了缺一不可的传统曲目。
一传十、十传百,“沪剧大家唱”的热潮开始在附近的睦邻点悄然掀起,几位田野沪剧团骨干和粉丝们应居住小区老人要求,在居委的大力支持下创办起了多个沪剧沙龙或沪剧班(组),推动了沪剧乡音融入社区33个居委践行文化养老理念步伐,如曙光居民区的“邻聚戏斋”睦邻点,全体成员参加了沪剧班,每周三相聚在一起,用喜闻乐见的沪剧乡音,更好地引领社区老人践行文化养老理念。
他们跟着琴师学习沪剧各流派表演艺术、吟唱经典唱腔;他们学着红色经典唱段,不断锤炼自己的思想境界;他们看着舞台上的表演艺术,努力改善自己的素养气质,爱国敬业 诚信 友善,学戏做人、唱戏育人,弘扬和传承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在居民区、进敬老院、到社区戏曲大舞台,慰问居家养老、机构养老老人、参加社区举办的沪剧大奖赛,把欢乐送给身边的老人,把沪剧乡音传遍社区的每个角落。他们配合社区垃圾分类、低碳生活、光盘行动,自己作词谱曲,创作了沪剧女声表演唱《光盘行动》,在迎重阳·话敬老“我们的风采”大型文艺展示会上,在送温暖送欢乐金色晚霞迎春会上,在居民区纳凉晚会、迎春联谊会上演出,成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宣传队伍中的一支生力军。
用沪剧乡音融入社区文化养老,让更多的老年人从践行文化养老理念进入享受文化润人、文化育老的创新时代,使社区老人的居家养老生活有了一个新的质的飞跃。如今,睦邻老人们相约结伴、一路唱着沪剧乡音游山玩水,穿着时尚亮丽的服装出席各项社交活动,蓝天下她们为身边需要帮助的弱势人群结对帮困、奉献自己的爱心,在街头巷尾他们老当益壮巡逻执勤、保一方平安,在居民区积极参加美丽家园建设,在社区呕心沥血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沪剧乡音滋润了文化养老理念的深入发展,文化养老创新发展了居家养老的新模式,老人们沐浴在新时代文化养老的春光里,快乐、安康、幸福生活每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