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社区要闻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创新“三全”模式,以人才公寓凝聚人民城市温度

新泾镇获评第七届中国(上海)社会治理创新实践优秀案例

日前,第七届中国(上海)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案例发布暨研讨会召开。新泾镇党委报送的《创新“三全”模式,以人才公寓凝聚人民城市温度》喜获优秀案例。

新泾镇党委以虹桥人才公寓落地于虹桥商务区核心区为契机,在长宁区委组织部的指导下,通过党团组织引领,紧贴人才需求提供个性化专属服务,擦亮人民城市的鲜明底色。

多年来,新泾镇党委坚持紧紧锚定“贯彻落实市委2号文件精神的实践地、推进党的组织体系全覆盖模式创新的策源地、新型居住形态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示范地”建设目标,着力推进虹桥人才公寓的启动运营与党的组织体系全覆盖工作,打造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的“上海样本”和年轻人喜欢的“社交新领地”,推动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

在区委组织部的指导下,新泾镇将人才公寓的启用运营同新型居住形态党的组织体系全覆盖工作实行一体谋划、一体推进,在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思路和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打造“全网络、全周期、全领域”的“三全”覆盖模式,全面增强政治功能、服务功能、治理功能,推动组织融合、治理融合、机制融合、服务融合、文化融合,从而形成人才社区属地服务与创新治理“融合一体”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全网络覆盖 织密“一张网”

纵横贯通融合赋能,实现协同化发展。纵向按照片区、人群分布,划小做实5个微网格成立党小组,引导来自“两企三新”、公寓住户等143名在职党员报到,并编组入格,织密组织网络。横向建立“虹桥人才公寓党支部—业主方、运营方、物业方—住户(商铺)自治联盟”类社区的党建引领“三驾马车”治理架构,引入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三会”制度,构建党组织强引领、各主体共协同、党员群众齐参与的共同体。

全周期覆盖 深耕“一站式”

在“15分钟美好社区生活圈”引领下,在硬件配套上,新泾镇联合新长宁集团打造虹桥人才公寓党群服务中心,设综合事务办理区等功能空间,满足居住人群办事、学习、交流等需求。在服务内容上,每月征询议题,每季度举办社区联谊,每半年选拔社区合伙人,每年开展满意度调查。在首批46项特色服务基础上新增6项,新组建10余支社团,选拔10多位合伙人,吸引近800人次参与。镇党委搭建党建联建平台,引入市、区两级团委赋能公寓青年发展型社区创建;成立“最虹桥”党建联盟虹桥人才公寓服务点,引入航空行业、人力资源服务业、互联网企业党建联盟等8家“最虹桥”党建联盟及临空园区;新泾镇加大服务力量下沉,推动“3+1”清单落地,营造具有新泾特质的在地文化。虹桥人才公寓党支部打通公寓服务“内循环”,引导住户所在企业融入服务项目,形成“内外互嵌”的服务模式。

全领域覆盖 探索“一体化”

畅通社区治理脉络,做优基层“微治理”。通过建立“1+3+X”微网格团队,结合“发现—上报—处置—反馈—公开”工作闭环,推动治理议题落地,小事在微网格解决,难事靠党支部和镇专项工作小组两级例会处理。镇党委书记每周主持例会,召集职能单位,已解决15项工作,如新增公交线路、垃圾分类清运等。同时,组建“自治联盟”,以“业缘、趣缘、地缘、志缘”为小切口,引导建立行业沙龙、志愿服务队等社群组织,凝聚各类型住户。分层分类施策引导,探索治理“更优解”。聚焦高层次人才,搭建平台推动“引育留用”;针对留学生、海外人才,组织联谊会等提供支持;为大虹桥建设者、新就业群体成立党的工作小组,引导其发挥作用;聚焦“小个专”群体,开展诚信商户创建等行动;以青年人才“带头人”为重点,培育“社区合伙人”。目前已开展45场活动,参与人群2000余人次。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从“租得到”到“租得好”,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虹桥人才公寓的建成,为长宁区各类人才提供了职场外的“第二栖息地”,也为长宁赢来了人才工作的新机遇。新泾镇正通过建阵地、搭平台、拓渠道、强服务等方式,更好地关心人才、服务人才、凝聚人才,在打造具有长宁特色、新泾属性的人才社区品牌的过程中,也让“此心安处是吾乡”成为人民城市的生动注脚。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