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黄发明
火树银花不夜天,红红火火闹元宵。当春节的热闹渐渐散去,正月十五的元宵又将春节后的热闹重新点燃。元宵是整个春节的压轴大戏,也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民俗狂欢,闹完了元宵,才算是真正过完了年。
元宵怎么“闹”?与春节不同的是,元宵不再刻意强调“回家”“团聚”,而是看重渲染热闹、欢乐的气氛。
元宵,闹些什么呢?张灯结彩、舞龙舞狮、踩高跷、走马灯、划龙船……缤纷灿烂,玩也玩不完,闹也闹不够,而观灯、猜灯谜、吃汤圆,则是元宵节的核心内容。
元宵节,到处张灯结彩,在街头、在商家,尤其在公园,彩灯高挂,大大小小的公园,都会举办灯会,梅花灯、鱼儿灯、马儿灯、兔儿灯,还有各种宫灯,花鸟鱼虫,吉祥花卉的灯,造型各异,琳琅满目,到了晚上,更是成了灯的世界,尤其是猜灯谜游戏,吸引无数游客,尤其是孩子,驻足沉思,还吵着要身边的父母帮他猜,因为猜中者有奖,一旦得到奖品,雀跃高兴,无比喜悦。
孩子们更喜欢玩的是兔子灯,将城隍庙买来的兔子灯,在兔子灯肚内点上蜡烛,再系上一根绳子,便可拉着兔子灯在小区花园内、弄堂里、人行道上、来回奔跑,往往会吸引好几个孩子聚在一起,10多只兔子灯结成一条长长的兔子灯队伍,兔子灯的小轮与路面磨擦发出的沙沙声响,构成元宵夜特有的欢快乐曲,兔子灯的烛光,在月光下、路灯下隐约闪现,给元宵夜的闯灯增添了神秘色彩,呈现了一场独特的元宵视觉盛宴。
元宵节另一重头戏是吃汤圆,那是家家户户桌上的必备食品。传说中,汤圆起源于唐代,唐玄宗为了犒劳大将军郭子仪,命膳房正月十五元宵节,以上好糯米,做成独特食品的名宴,御房厨师,灵机一动,创造出香糯软甜的圆子,献给皇上,唐玄宗尝了一口,赞不绝口,就把这东西叫做“唐圆”,象征唐朝统一天下,因为“唐圆”是元宵节晚上吃的,所以,民间把它叫作“元宵”,但是,后来元宵改称为汤圆。
元宵,观花灯,看杂戏,猜灯谜,玩兔灯,吃汤圆,把一个元宵节闹得热闹欢乐,淋漓尽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