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春意盎然。在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新泾镇以“志愿心·生态风·文明范”为主题,在全镇37个场地同步开展“3·5”学雷锋志愿服务系列活动。从主会场特色队伍的亮相到居民区家门口的贴心服务,从生态保护创新到新就业群体关怀,一场全域联动的文明实践热潮,让雷锋精神在社区治理与居民生活中焕发时代新意。
记者 陈瑜琪 整理报道
志愿星火正当燃
百联西郊主会场内,新组建的“生境联盟志愿服务队”“新兴领域志愿服务队”和“助医就诊志愿服务队”正式亮相并受旗。三支队伍分别聚焦生物多样性保护、新就业群体社区融入及助老陪诊服务,构建社区治理“黄金三角”。同步发布的全市首个社区级《生境博物馆志愿服务章程(试行)》,以制度规范提升志愿服务专业化水平。
活动现场,为服务时长超过1500小时的“五星志愿者”颁发荣誉胸牌,以“标杆引领”激发全民参与热情,激励更多热心人士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来,让志愿精神薪火绵延。同时,“骑手小站”地图正式亮相,地图覆盖全镇社区食堂、党群服务中心、农商银行网点等多个场所,为奔忙的城市“摆渡人”提供休憩港湾,进一步体现了新泾镇对新兴领域群体的关怀和支持。
志愿春风暖新泾
三月春风里,雷锋精神在新泾焕发新生。新泾33个居民区、虹桥人才公寓、新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等分会场同步涌动志愿暖流。
由长宁区新泾镇团委、上海新长宁(集团)有限公司团委共同携手举办的“雷锋印记 时代新篇”志愿集市公益活动在虹桥人才公寓热闹举行。从健康管理到税惠咨询,从读书分享到宠物友好服务,12个志愿服务摊位串起400余人次的参与互动,新时代雷锋精神的温暖与力量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虹桥人才公寓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能够顺利举办,离不开新泾镇与新长宁集团的深度协作、紧密联动,通过高效的资源调度,积极回应了住户们的多元需求。由12家专业机构组成的服务集市,在中医理疗、税务咨询等多个服务模块中,不仅传承了雷锋精神里为民服务的初心,更融入了职业化、专业化的全新内涵,为住户带来了更优质、更贴心的服务体验。
仙霞路党群服务中心分会场人头攒动,新泾镇街区党支部联合8家商铺推出的“公益服务集市”成为焦点。手机店小哥娴熟地为居民贴膜,中医义诊桌前排起长队。刚做完肩颈推拿的刘阿姨笑言:“这些服务实在,推拿完浑身轻松,志愿者手艺不比店里差!”
在新泾镇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一场套圈游戏拉近老人们的距离,欢声笑语中陌生邻里变得亲近;二楼活动厅内,老人们用一粒粒纽扣拼成雷锋画像,秦阿姨边贴边说:“要续写雷锋故事,把精神传到底!”军人义剪、磨刀、血压测量、口腔义诊等10余项便民服务同步展开,政策宣传员用方言讲解防诈知识,现场宛如“银发乐园”。“我和老伴看到活动预告就做好了准备,一圈兜下来,家里的刀磨好了,老伴的头发理好了,体检报告上的问题解惑了,真是太省心了!”一名社区居民开心地说。大家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一刻,雷锋精神仿佛化作了温暖的阳光,传递着爱与温暖,照亮了每一个人的心房,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刘二居委睦邻老伙伴服务团队的张骏祥、陆远军、翁素芳作为新泾镇文明实践骨干代表,参加了长宁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办的“学习雷锋好榜样 文明实践我行动”活动。他们化身生活难题的“全能帮手”,在一众便民服务矩阵中成为热门摊位。市民朋友纷纷前来打卡、寻求帮助,劳模工匠们耐心解答、细心维修,他们用一双双巧手,通过维修小家电、电子表换电池和理发等学雷锋义务便民服务,展现出奉献友爱互助的志愿精神面貌,串联起城市的善意与温度。这支团队自2017年4月成立以来,多年如一日坚持为周边邻里排忧解难,深受好评。自刘二睦邻巷改造完成后,他们便将活动时间固定下来,确定每两周一次的公益便民服务。他们用巧手解决居民生活难题,用爱心和热情温暖社区边角。
新泾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积极发挥引领作用,指导各居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主题集市活动。这些活动整合各类资源,集中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公益集市,涵盖便民服务、宣传科普、政策咨询、互动体验等丰富多样的服务内容,全方位满足居民需求,让雷锋精神在社区中落地生根,营造出互帮互助、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
从生态守护到助老关怀,从新就业群体融入再到全域便民网络构建,新泾镇以雷锋精神为纽带,织密“人人可为、处处可及”的志愿服务网。这场文明实践行动,不仅让居民在家门口感受到“小事有人帮、难事有处问”的便利,更以多元参与激活了社区治理的“一池春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