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党建领航·多元共治”长宁区党建引领新型居住社区治理研讨交流会在虹桥人才公寓举行。长宁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乃毅,上海市委组织部组织二处副处长欧晓明等领导与基层工作者、专家学者、住户代表齐聚一堂,共话如何以党建为纽带,打造有温度、有活力、善治理的新型人才社区。会上,虹桥人才公寓首届住户委员会正式扬帆起航,为超大社区自治机制建设提供了“长宁方案”。
品牌引领 服务升级
打造“逐梦”新家园
活动现场发布了虹桥人才公寓“逐梦虹桥”年度品牌。该品牌旨在将公寓打造为枢纽党建主阵地和城市功能重塑主战场,通过“初心研习”(强化政治引领)、“青春筑梦”(激发治理参与)、“青年风尚”(营造活力氛围)、“向上教室”(赋能职业发展)四大子品牌,推动社区治理从“单打独斗”向“协同共治”转变,助力住户“跳”出“两点一线”“破圈”成长。
与此同时,《虹桥人才公寓住户手册2.0》同步发布。手册的迭代升级,是新泾镇联动新长宁集团整合党建资源、再造服务场景,构建“情感联结—价值共创”双向通道的成果,旨在以更优质的硬件和更贴心的服务,持续提升住户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破解新型社区治理难题
让“租客”变“主人”
面对数千名年轻、多元租户构成的超大社区,传统治理模式在虹桥人才公寓面临挑战。“如何让这些来自五湖四海、充满活力的青年人才真正融入社区、参与治理,不仅是提升居住体验的关键,更是留住人才、凝聚城市温度的核心。”虹桥人才公寓相关负责人在主旨演讲中指出。
虹桥人才公寓成立首届住户委员会,尝试破解新型社区治理难题。据介绍,虹桥人才公寓住户委员会构建了“党支部—运营方/物业方—住户委员会”协同治理架构。“初代”骨干以兴趣和责任为纽带,从活动参与者成长为社区事务组织者,为住户委员会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组织基础。
多维探索
基层治理创新亮点纷呈
虹桥人才公寓党群服务中心负责人以“社区治理路上的‘微光成炬’”为主题,分享了“三全”模式的落地实践。在全网络覆盖方面,公寓划分为5个微网格成立党小组,318名在职党员报到入格,并联动春秋航空、同仁医院等单位党组织开展共建,形成“公寓+单位”双融双促机制。全周期服务则体现从全覆盖的“四百”大走访到个性化的“潮汐式服务”,针对青年住户特点,创新采用“e人面对面+i人线对线”的走访方式,开发出交友联谊会、创业沙龙等50余场特色活动,更推出“逐梦虹桥—送您归家”专线解决通勤难题。在全领域治理中,公寓建立“1+3+X”微网格团队,形成“需求收集—分类办理—效果反馈”全流程闭环,已解决新增地铁班车、垃圾分类清运等15项民生诉求。
专家建言
共绘社区治理新图景
上海市委党校何海兵教授围绕党建引领超大新型居住社区治理的探索与实践作主旨演讲,认为虹桥人才公寓以系统性思维构建党建引领下的治理共同体,有效破解了新型社区人口结构多元、归属感培育、服务精准化等共性难题,为超大城市探索人才“留得下、住得安、能成业”提供了鲜活样本,并提出了系统化组织体系、专业化服务体系、社会化运作体系、融合化共生体系的展望目标。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韩福国围绕党建引领凝聚需求、搭建平台、组织动员等方面作专家点评。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长助理、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研究员熊竞围绕城市发展与基层治理等方面作专家点评。
租下的是房,安下的是心。此次研讨交流会集中展示了长宁区党建引领新型社区治理成果,也标志着基层治理从“管理”向“治理”的理念革新。随着虹桥人才公寓住户委员会的正式成立,长宁区正以“党建红”引领“治理优”,在4000余名新市民的逐梦之路上,描绘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社区治理新画卷,为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