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策划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巧解街区“千千结”绘出治理“无限解”

新泾镇第五街区党支部书记陈 有一套融入街区的法宝

□记者 陈瑜琪

在担任街区书记之前,陈嫚是一名专职党群工作者,尽管两份工作都立足“服务”二字,但工作环境、服务对象、工作内容都大不相同。对于陈嫚来说,街区书记的身份,无疑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如何团结凝聚沿街商铺和“小个专”?如何做好新兴领域群体的知心人?如何统筹资源治理好街区?她一边实践一边寻找答案。她说,成为街区书记后的每一天,都是紧凑而充实的,但自己乐在其中。

“新”朋友+N

她有融入街区的“法宝”

初任街区书记,陈嫚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新泾镇第五街区辐射可乐路、新泾路、新潮路等7条路段,有充满“烟火气”的小店、繁忙的快递站点,还有万家灯火的人才公寓、人来人往的商务楼宇……面对情况复杂的街区,陈嫚深知,“走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这一传统群众工作方法是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法宝。为了全面摸清街区底数,深入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期盼,陈嫚与镇网格力量一起,挨家挨户走访沿街商铺。

自今年3月新泾镇开展“多格合一”工作以来,街区党支部有效落实网格事项流转办理制度,采用吹哨报到的方式,依托“支部举手、网格响应、三级处置”的机制,实现“收集、解决、反馈”的工作闭环。面对沿街商户的困点难点问题,陈嫚和小伙伴们以网格化党建联席会为平台,将汇总的商铺需求逐一上报,得到了网格内新兴领域党组织、集体企业党组织的积极响应,结合“三张清单”,努力“牵线搭桥”,精心策划并开展了“暖‘新’健康服务”等一系列别开生面的街区活动,为大家送去了实实在在的关怀与温暖。

联系镇就业指导中心为街区失业人员提供帮助、在镇管理办的协同下帮助新泾路上的佳通轮胎办理排水证、联动街区内的新兴领域党组织、集体企业党组织为福泉路上五金店的妹妹完成微心愿……街区党支部与沿街商户的情谊,在这些细微小事中逐渐积累起来。从当初的内心满是忐忑,到现在的满心都是街区,每天穿梭于街区的陈嫚用真诚和热情,逐渐赢得了商户们的信任和认可。

聚力凝“新”

红色向“新”力up

谈到对“街区书记”这个岗位的理解,陈嫚表示,是“暖心服务员”,也是“红色领航员”。随着走访的深入,陈嫚认识到,流动党员是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她和小伙伴们以精准服务“破题”,有效解决了流动党员的“失联”问题,也在共建共治中凝聚起了红色力量。在走访中,陈嫚鼓励党员在岗位上“亮身份”,上海泉乐农副产品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可乐路“小个专”商铺的老板、仙霞西路烧烤店老板……这些在走访联系中主动“亮身份”的“老党员”,就在街区治理中充分发挥出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日常也会与街区党支部书记一起走访排摸,了解商铺情况,携手扮靓街区环境。

同时,街区党支部注重以党建引领提升“多格合一”工作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制定每月主题党日活动计划,通过开展线上“组织生活会”+线下“党员学习课”等,引导流动党员“流入”更“融入”,逐渐找到归属感。

今年,新泾镇全力打造“一格一最”品牌服务矩阵,第四网格聚焦“强化红色国防教育,夯实廉政文化建设”特色,以长宁区全面从严治党警示教育基地(西馆)暨尚新泾警示教育基地、长宁区民兵训练基地、虹桥人才公寓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通过“行走的党课”,实现“教育+训练+实践”的有机统一,强化网格内党员的纪律意识与廉洁作风,保证思想“不落后”,学习“不掉线”。

服务暖“新”

商铺成为街区“主流”

外卖小哥、快递小哥,是城市流动的风景线,他们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愈发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关心好这类群体,实现他们与街区的双向奔赴,一直牵动着陈嫚的心。“平时中午送完快递很多饭堂都关了没地方吃饭”“这附近的饭堂价格都好贵啊”……在走访中,新就业群体提出的一个个问题陈嫚都记在了心里。

针对新就业群体的“用餐问题”,陈嫚积极行动起来,在日常排摸中蹲点发现外卖小哥常去的用餐店,吸纳沿街商铺——栗状元社区食堂参与暖“新”行动,在已有的优惠政策下,帮新就业群体争取到可以在更多时间范围内享受用餐7.8折的优惠。这一举措不仅是爱心的传递,更是街区治理的探索与实践,满足了快递、外卖小哥的基本就餐需求,为沿街商铺吸引了“流量”,实现了新就业群体与街区商户的“双向奔赴”。

“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希望能够把街区打造得越来越好,而街区商户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从认识街区、了解街区,到融入街区,我相信,以后会有更多的商户参与进来,形成‘多方参与、多元共治’的街区治理新模式。”陈嫚表示,“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做好新兴领域群体的服务,积极探索街区自治共治新模式,希望无论是扎根街区多年的老商户,还是刚刚入驻的‘新’伙伴,都能在这里找到家的感觉。”谈到今后的工作,陈嫚有自己的思考。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