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05版:策划

版面概览

上一版   下一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与你“童”在“泾”彩启航

新泾萌娃快乐“暑”不尽

蝉鸣渐起,暑意渐浓,伴着欢声笑语,孩子们期盼已久的暑假生活悄然开始了。或加入爱心暑托班,不断挑战提升自我;或参加家门口研学,探索生境奥秘;或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假期生活……这个夏天,萌娃们在各类活动中学习技能、放声欢笑、释放活力,开启健康快乐假期。

□记者 陈瑜琪 整理编辑

漫游生境 凝“新”启航

一场生态探秘研学之旅

漫游生境花园、参观生境博物馆……近日,“宁新讲堂”2025年第五讲来到新泾镇绿八居民区,带领各街镇新兴领域的亲子家庭,体验了一场人与自然和谐互动的城市生态探秘研学之旅。

此次宁新讲堂活动由长宁区委社会工作部、长宁区妇女联合会、新泾镇党委联合主办,以“探秘城市生态:生境花园与博物馆研学之旅”为主题,通过实地走访、专题讲座、互动交流等多种方式开展教学。

“花园自然禀赋优越,虽然会有小虫,但也正好吸引鸟类。鸟儿不仅能带来鸟粪作为肥料,还可能带来一些植物种子,丰富这里的生物种类,现在花园里有130多种植物!”“我们这儿出现过3种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有貉、凤头鹰,还有红隼。”……活动中,绿八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刘观锡向研学的亲子家庭介绍了绿八居民区的基本概况、乐颐生境花园的生态状况;同时,还介绍了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下孵化诞生的生境花园与博物馆的设立理念、运行模式等。

在生境花园里身临其境地现场教学,充分激活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孩子们化身“调研专员”开始“研观”,从视听设备和同步讲解中概览了远红外线摄像机镜头记录下的生境全景和捕捉到的本地及野生动植物绽放、潜泳、嬉戏、捕食等的精彩瞬间;化身“探秘勇士”,进行“研感”之旅,探索四季花园、生境驿站、蝶恋花溪、疗愈花园、自然保育五大区域,打开“五感”沉浸式感受生境花园里的自然力量;化身“参访学者”,在全国首家以“生境”为主题的社区博物馆里进行“研博”;化身“科普学员”,接受“专研”主题教育,在上海自然博物馆科学老师孙颖关于《大自然的巧思——鸟巢的编织》的讲授示范下,亲手设计制作生趣盎然的鸟巢模型,兴致勃勃、津津有味地聆听了上海林业总站工程师郑运祥所作的“城市鸟类生物多样性”专题讲座……活动期间,大家还观摩了区妇联和新泾镇为“低碳小路”命名的揭牌仪式,现场追溯并见证了“双碳”目标下绿八社区治理创新的初心使命和重要节点。

此次宁新讲堂注重持续“研新”,在研学中设置了“‘研’伸课堂、礼遇‘新’生”环节,区委社会工作部联手区妇联、新泾镇,共同为各家庭精心准备了亲子研学书包、手工研学素材,赓续搭建亲子互动、延伸学习的平台,收到参学家庭的好评。

爱心暑托班

快乐不简单

2025年新泾镇小学生爱心暑托班于7月7日正式开班。今年,为进一步回应家长需求、扩大服务覆盖面,新泾镇爱心暑托班办班点位增加至2个,办班数量增加至5个班。为确保爱心暑托班安全平稳运行,镇团委紧抓筹备工作,开班前夕,联合多方力量多次前往办班点现场查看,并对班主任和志愿者进行岗前培训,保障暑托班学生开启一个“快乐不简单”的暑假。

一大早,一切准备就绪的志愿者已在位于西郊学校和延安实验初中的暑托班办班点门口等候,八点开始,前来报到的小朋友们在家长的陪同下,经过签到、晨检等流程后,在志愿者的带领下进入教室,开启“快乐不简单”的爱心暑托班生活。

开班仪式上,班主任、志愿者们一一进行了自我介绍,与孩子们快速增进了解。大家在老师的带领下积极参与互动,现场洋溢着欢声笑语。一位参加过暑托班的小学生兴奋地分享:“这里不仅有熟悉的朋友,还有许多新朋友,我特别开心。”

今年暑托班以安全教育作为开班第一课,孩子们通过观看安全教育视频,开启本次暑托班的精彩之旅。

暑托班的活动安排丰富多样,开班当天上午有红色电影赏析、围棋等内容,下午则有安全教育、科技拓展、非遗手工制作等活动,满足不同孩子的兴趣和需求,让孩子们在学习之余也能放松身心。未来每一天的课程都兼顾文化浸润与成长引导,让孩子们在多元体验中收获满满。

这个暑假,新泾镇小学生爱心暑托班将成为孩子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乐园,每一位暑托班老师和志愿者将齐心协力给孩子们“托”起暑期快乐时光。

居民区公益暑托班

点亮缤纷暑假

暑期来临,“孩子去哪儿”成为不少家庭的“甜蜜烦恼”。新泾镇指导并支持居民区党组织盘活辖区资源,精心打造公益暑托班。平塘、天山星城等居民区主动衔接共建单位力量,为孩子们量身定制丰富多彩的学习实践活动和安全守护课堂,有效解决家长后顾之忧,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度过安全、充实、有意义的假期。

在平塘居民区,延续去年深受好评的模式,居民区党总支再度携手长宁城管机动执法中队党支部,并积极链接周边优质资源,精心策划课程,推出“不负所托,暑你精彩”主题暑托班。今年暑假,新泾镇第三综合网格内的十几名新就业群体子女,也走进了平塘居民区暑托班,开启了丰富的假期生活。这背后,是新泾镇第三综合网格精准对接需求、整合资源、搭建服务平台的实践成果。

随着暑期临近,“孩子没人带”成了第三综合网格内外卖骑手、快递员、小店经营者等新就业群体的“心头大石”。在网格党建联席会议上,驻区单位和商户代表多次提及此诉求,网格工作人员在“四百”大走访和日常商铺走访中,也常听到类似呼声。“我们守着店抽不开身,老人不在身边,商业暑托班又贵又不放心。”便利店店主王女士的话,道出了家长们的无奈。第三网格网格员表示,这看似是“小家事”,实则影响着商户能否安心经营。

民有所呼,网格有所应。新泾镇第三综合网格迅速将解决商户子女暑期看护难题列为重点,梳理网格资源后,将口碑好、课程丰富且免费的平塘居民区暑托班作为首选,并主动与暑托班主办方平塘居民区党总支沟通。最终,平塘居民区克服困难,专门为网格内商铺子女留出了名额。

走进平塘居民区暑托班,欢声笑语不断。孩子们在这里不仅得到了安全可靠的看护,还体验到了精心设计的特色课程。“我最喜欢‘我在银行上班的一天’,学会了认钱和存压岁钱!”一位小朋友开心地说,在银行志愿者生动的讲解和模拟操作中,孩子们学习了辨别假币、管理零花钱的基础知识。此外,还有“外环水质检测”实践课、制作生态小鱼瓶等丰富活动。“这里还管午饭,孩子吃得好、玩得好、学得好,我们能安心做生意了,网格真是帮了大忙!”李师傅欣慰地说。

此次暑托班资源对接,是新泾镇第三综合网格深化党建引领网格治理、服务新就业群体的生动体现,它不仅解决了暑期孩子的看护难题,更让商户能心无旁骛投入经营,真切感受到网格服务的温度与实效。新泾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依托网格化管理优势,关注并解决新就业群体的急难愁盼,盘活资源,搭建更多暖心平台,让网格治理惠及更多百姓,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据悉,平塘居民区八月班次将继续深化与共建单位的合作,进一步优化服务,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安全守护与文化浸润,是天山星城居民区暑期服务的双重点。继7月2日成功举办聚焦防溺水、交通、居家及网络安全等暑期安全教育讲座后,该居民区另一项深受欢迎的文化品牌——暑假少儿书法班也于当日下午正式开课,为期两个月。尽管酷暑难耐,却丝毫未减社区青少年的参与热情,15名孩子与“五老”志愿者们齐聚社区活动室,老少同堂习字的温馨画面成为夏日里一道独特风景。

“横平竖直间有规矩,一撇一捺里见精神。”志愿者张老师凭借深厚的书法功底与丰富的教学经验,结合经典碑帖,不仅细致传授书写技法,更生动讲述汉字背后的文化故事。一旁的“五老”志愿者们则以自身阅历,分享书法与人生的感悟。笔墨传情,老少相长,书法班以文化为纽带,凝聚起邻里间的脉脉温情,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扎根、成长,滋养着青少年的心灵。

新泾镇各居民区公益暑托班的顺利开办,诠释了党建引领聚合力、服务精准暖民心的生动实践。各居民区公益暑托班通过有效整合辖区内行政单位、共建企业、社会组织及社区志愿者等多方力量,不仅解决了部分家庭的实际困难,更丰富了青少年的暑期生活,在知识拓展、能力培养、安全守护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进一步实现“孩子开心、家长放心、社区暖心”的愿景,既点亮了孩子们的缤纷暑假,也擦亮了基层为民服务的温暖底色。

播撒“星”希望

解锁航天育种奥秘

日前,由上海市妇女联合会主办,长宁区新泾镇妇女联合会携手上海市西郊学校、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上海航育种子有限公司、海皮家园青少年服务社共同协办的“女生爱科学·航天种子历险记”主题活动在上海市西郊学校开展。活动吸引了75名中小学女生沉浸式体验航天科技与现代农业的奇妙碰撞,播撒下探索与成长的智慧种子。

活动现场,“宇宙射线是像激光一样吗?”“微重力环境是不是像坐过山车?”“种子回来会变魔法吗?”……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提问此起彼伏。来自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杨晴带来的“科学认识航天育种”科普讲座,让同学们的“十万个为什么”瞬间点燃,一场关于太空育种实验室的科学探秘之旅就此启程。

杨晴用生动的比喻揭开了航天育种的“选秀”标准:并非所有种子都能获得太空旅行的“门票”,它们需经过发芽率、抗逆性、遗传稳定性“三轮严苛考核”,如同选拔全能运动员——“既要跑得快(发芽好),还要耐力强(抗逆好),关键时刻不掉链子(性状稳定)”。面对“种子在太空生病怎么办”的童趣发问,杨晴解释道,科学家们为这些珍贵的“太空旅客”建立了详尽的“健康档案”,全程监测其生命体征变化,归航后还需经历3-5代的精心选育,确保优异的“太空特质”能稳定遗传。屏幕上展示的超大南瓜、五彩番茄、多彩牵牛花,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科技赋予农业的非凡魅力。

“如果我想成为航天育种专家,现在要学什么?”“太空种子能种在沙漠里吗?”……少年们的好奇心,比广袤的宇宙更为辽阔。正如活动所倡导的,科学并非遥不可及,它是能咬出甘甜汁水的果实,是能握在手心、充满生命力的种子。主办方为孩子们精心准备了“种子盲盒”,鼓励她们亲手播种,用观察的眼睛、记录的耐心和追问的勇气,去培育属于自己的科学探究习惯。

新泾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本次‘女生爱科学·航天种子历险记’主题活动,是新泾镇妇联积极响应市妇联号召,立足区域特色,深化青少年科普教育品牌的重要举措。通过将高精尖的航天科技转化为青少年可感可知的趣味体验,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种子。”

让非遗文化“活”起来

我是新泾青春代言人

近日,新泾镇社区文化事务中心与绿苑小学携手成立的“小小导览员”队伍正式“上岗”由15名绿苑小学学生组成的导览队伍用童声童语为观众讲述新泾故事、传播非遗魅力,成为展示馆内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也探索出一条“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校馆合作新路径。

新泾镇民间文化艺术展示馆,作为集中展示西郊农民画、撕纸、江南丝竹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窗口,承载着守护地方文脉、厚植家乡情怀的责任。为深化民族文化教育,让文化自信从娃娃抓起,新泾镇社区文化事务中心主动对接绿苑小学,精心策划并实施了“小小导览员”培训项目。展示馆专业讲解团队为学生们量身定制培训课程,系统传授讲解技巧、梳理新泾历史脉络、深度解读非遗项目内涵。最终共有15名小学生成为光荣的“文化小使者”。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我们脚下的新泾镇,可是有着‘最虹桥’美誉的文化沃土呢!”日前,展示馆内,身着统一标识的“小小导览员”们自信开讲。面对参观的师生,他们毫不怯场,将西郊农民画的乡土气息、撕纸艺术的精妙绝伦、江南丝竹的婉转悠扬娓娓道来。

小导览员们不仅熟记知识要点,更通过生动的比喻、热情的互动问答,甚至模仿艺术创作过程,让静态的展品焕发出勃勃生机。他们眼中闪烁的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深深感染着每一位观众。现场,小听众们热烈的掌声是对这些小讲解员们最真诚的肯定。小导览员秦思琦说:“我介绍西郊农民画的展品时,看到大家听着我的介绍凑近欣赏展品,感觉自己像守护文化宝藏的小英雄,特别自豪。”

活动中,新泾镇江南丝竹社负责人王鹤鸣的现场助阵,为孩子们和观众带来了更深层次的文化浸润。他生动阐释了被誉为江南“声音瑰宝”的江南丝竹:其以“丝”(二胡、琵琶等弦乐)与“竹”(笛、箫等管乐)相和,奏出千变万化的韵律,恰似新泾的小桥流水,和谐共生。王鹤鸣介绍道,江南丝竹不仅是音乐艺术,更是江南人生活方式与情感的载体,是凝聚邻里乡情的文化纽带,如今已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优雅韵味的一张亮丽名片。

据悉,新泾镇社区文化事务中心将持续深化“小小导览员”项目,将其打造为新泾青少年文化教育的品牌活动。未来,新泾镇将联动更多学校,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拓展内容形式,让更多孩子在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中,成长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传承者与自信传播者,让文化自信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深深扎根、绚丽绽放。

新闻晨报

内 容 版 权 归 新 闻 报 社 所 有